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深州风土记

深州风土记

二十二卷,附表五卷。清吴汝纶修纂。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师事曾国藩,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曾任深州、冀州知州。还受聘保定莲池书院山长、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为清末散文名家,著名学者。他一生著述丰宏,著有《东游丛录》、《易说》、《尚书故》、《夏小正私笺》、《尺牍》、《日记》、《文集》、《桐城吴先生全书》问世。同治八年(1869)吴汝纶任深州知州,立意纂修州志。十年(1871),因丁忧去官,志稿未完。去官后,吴汝纶受邑州绅请,继续纂辑,在为幕府之暇纂成志稿,后因故未能及时刊刻。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苏吴县人朱璋达继深州知州,求得吴志稿本,召集州绅商议谋求付梓,并请正在保定莲池书院讲学的吴汝纶置局,采辑近年事迹,最后定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刊刻。此志从修纂到成书历时近三十年。同治十年(1871)纂光绪二十六年文瑞书院刻本。凡三十九万言,二十二篇,分为:疆域、河渠、赋役、学校、兵事、官制、职官、名宦、艺文、古迹、金石、人谱、荐绅、名臣、文学、武节、吏绩、孝义、流寓、列女、物产、叙录。该志书“一洗敝国方志陈陈相因之故习,字字有体,篇篇成文”。创例人谱,广征谱牒,考辨州里名门望姓之源流。在赋役中,对洪武以来赋役源流,一一疏通证明,不避烦琐,有纲举目张之效。氏族于地方文献中,最为重要,该志人谱一篇,举世家大族,溯其渊源,其支系亦甚明确,则尤为可贵。明代地方学制,不详于明史选举志,而此志所载明洪武学校格式碑,可以考见,足补史之阙,亦十分可贵。物产一篇为后来增补,虽成书较晚,亦为杰作。论及农商状况,士女风俗,深得《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之体。此志考证详博,载事分明,词藻文雅,在清代方志中实为佳作。

猜你喜欢

  • 然镫纪闻

    一卷。清王士祯(1634-1711)口授。何世璂(1664-1729)述。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何

  • 满汉西番悉昙四种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

    各一卷。迦梵达摩(生卒年不详)译。迦梵达摩是唐代来华的天竺沙门,所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燕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为《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大悲陀罗尼经》。经中神咒,名号种种。依本

  • 琴川三志补记

    十卷,续八卷。清黄廷鉴纂。黄廷鉴,字琴六,号拙经叟。工诗,精考据。著有《第六弦溪诗文文集》,另校书有百数十种。琴川今江苏常塾县。此县旧有三志,宋鲍廉志,元卢镇续志,明张洪新志。黄氏补三志之阙,故称“补

  • 石经尚书

    一卷。清马国翰辑。国翰字竹吾,历城(今山东历城县)人,道光进士。所辑的《石经尚书》取自洪适的《隶释》,计《盘庚》三篇一百七十二字;《牧誓》二十四字;《高宗肜日》十五字;《洪范》一百零八字;《多士》四十

  • 柳庄先生诗集

    一卷。明袁珙(1335-1410)撰。袁珙,字廷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其精相人之术。永乐初拜太常寺丞。所居多植柳树,故人称柳庄先生。袁珙本士族,其父彦章仕元为翰林国史检阅,世称菊庄先生。袁珙博学多

  • 华野疏稿

    五卷。郭璠撰。郭璠(1638-1715),清山东即墨人,字华野,一字瑞甫。康熙庚戌(1670)进士,初任吴江知县,江南道御史。康熙二十七年(1688)擢佥都御史。曾参劾大学士明珠、余国柱等贪污受贿、结

  •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撰。许仲琳字不详,号钟山逸叟,南直隶应天府(今南京市)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关于作者,清梁章炬《浪迹续谈》(六)载:“林樾亭先生尝与余谈,《封神传》一书是前明一名宿所撰。”从本书的文笔及对

  • 唐诗镜

    五十四卷。明陆时雍撰。陆时雍生平详见《古诗镜》条。此为唐诗选本。凡五十四卷。与《古诗镜》(已著录)合刊。前有《总论》一篇,阐述其“以神韵为宗,情境为主”的宗旨。全书以年代先后为序,分为初唐诗八卷,盛唐

  • 古香堂丛书十三种

    三十四卷。《附录》二卷。清王初桐撰。王初桐,字于扬,一字竹所。生卒年未详。江苏嘉定人。诸生。乾隆召试二等。四库馆滕录。议叙选齐河县丞。历署新城、淄川、平阴、寿光、潍县,及宁海州同。是编计诗集六种、词集

  • 丹渊集

    四十卷。拾遗二卷。年谱一卷。《附录》二卷。宋文同(1018-1079)撰。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县)人。北宋文学家、画家。皇祐元年(1049)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