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满汉合书

满汉合书

一卷。此为清初翻刻前明坊本《增补万宝全书》第三卷之一种。《万宝全书》没有著撰人姓名,也不知撰于何时。据书中官秩门所载为明代制度,其太常所属,止于景陵祠祭署,可能为明初宣德以后之书。其第三卷,《满汉合书》,应是清初重刻时所增,专记满洲译语。凡分天文、地理、时令、人纪、身体、衣服、宫室、器用、军器、饮食、果品十一门。所辑各类名词,都是乾隆以前的满洲旧语。其数目为:天文门天(满文略)阿不哈等二十七句。地理门地(满文略)纳等四十一句。时令门春(满文略)宁聂里等三十七句。人纪门王(满文略)王等五十六句。身体门头(满文略)乌朱等四十二句。衣服门衣服(满文略)厄秃库等三十一句。宫室门寺(满文略)寺等二十六句。器用门箱子(满文略)归则等二十九句。军器门甲(满文略)无革忻等十六句。饮食门黄酒(满文略)奴勒等十五句。果品门苹果(满文略)果等十七句。以上十一门,共辑满清语三百三十七句。所辑名词,每句上为汉题,汉题的旁边用清字译对其音。下边是清语,清语旁边用汉字注音。对于初学识字者,可以相互对照。所收的词句,未经乾隆朝改订之字,仍是旧语。清初人们对汉字名义也不甚讲求,书中清语注汉字,如云注兔吉,山注阿吝,冬注秃厄里,朋友注孤处等,字义都不好,现在决不会采用。书的内容,也不够丰富。其中讹误之处也较多。可能因为书流行广泛、传抄翻板很多,又兼之传抄者不能汉满文字皆通而造成的错误。门类亦有不当之处。如天文门中,却误入皇帝、皇后、四方三语等。有《增补万宝全书》附刻本。

猜你喜欢

  • 肖岩经说

    十九卷。清赵良(1744-1817)撰。良字肃征,号肖岩,安徽泾县(今泾县)人。乾隆六十年进士,官内阁中书。性孝友,不务科名。嘉庆四年典试广东,移疾归,闭门著书,不与世事。在群经方面都有撰述,只有《易

  • 管子杂志

    十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王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年间中进士,官永定河道。曾撰写阐明古义、校正文字的《读书杂志》。《管子杂志》就是《读书杂志》中的第五种书。王念孙在撰写

  • 左女汇记

    一卷。清王士濂(详见《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撰。据编首王士濂题识说,陈厚耀《春秋世族谱》纪男不纪女,未免缺漏,于是利用暇日,仿照其体例,分别进行考订编次,以补其阙。首先罗列周的后妃王女,而将周的其他妇

  • 词林正韵

    三卷,发凡一卷。清戈载撰。戈载字宝士,一字孟博,号顺卿,一作润卿,又号山塘词隐。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县学生,选贡土,为太学典簿,未履任,以词学终老。精通音律,善丹青,尤以画

  • 读雅笔记

    三卷。清李雱撰。雱字铁垣,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县)人。是编卷首有嘉庆甲子(1804年)胡长龄序及其子懿曾题识。上中两卷为笔记,上卷论本经,中卷论注疏,下卷为《尔雅碎金》。上卷所记之篇次、题识、章段、其

  • 十五家词

    三十七卷。清孙默编。孙默,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王士祯《居易录》载“孙布衣默,居广陵,贫而好客,四方名士至者,必徒步访之。”其人生卒年均无考。本书录清初词人共十五家,有吴梅村《梅村词》二卷、梁清标《棠

  • 明儒林录

    十九卷。清张恒撰。张恒字北山,松江(今属上海)人。生卒年不详。与朱彝尊为表兄弟,但二人志向颇异,彝尊志在稽古,张恒则志在讲学。本书记载明代两浙地区诸儒言行。《四库提要》称其所载未为详备,而附采语录之类

  • 黄帝针灸甲乙经

    见《针灸甲乙经》。

  • 楚辞释韵

    一卷。清蒋曰豫(1830-1875)撰。蒋曰豫,字侑石,阳湖(今江苏阳湖)人。监生,直隶候补知县,工诗文篆隶,著有《问奇堂文集》、《诗经异文》、《楚辞释韵》等。此书名为《楚辞释韵》,实际只释《离骚》一

  • 毛诗订本

    七卷。清吴懋清(详见《毛诗复古录》)撰。此书成于道光癸卯(1831)年。时吴氏年已七十。卷首自序述其治诗大旨,经文则并列诸家,据《尔雅》以订其误,古通者听之,异义者存之,其序苟有一字可存则据古籍衍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