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滨州志

滨州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杨容盛修,杜等纂。杨容盛,吴县(今苏州)人,监生出身,康熙年间任滨州知州。《滨州州志》,明泰弘间有旧志二,一梓传,简编五六十页;一笔记,仅百页,极陋略。后皆散亡。万历十一年(1583)知州艾梅复创州志,此后一百二十年又未续修。杨容盛莅任后,倡议再修,集邑中缙绅,搜辑故闻。取旧志为蓝本,芟其繁复,饰其漏略,正其舛讹,理其纷绪,历时六月而告成。《滨州志》康熙四十年(1701)刻本。此志取材简略,体例混乱不明,编次条理不清,不足为考。②十二卷,首一卷。清李熙龄纂修。李熙龄,江西人,进士出身,咸丰九年(1859)任滨州知州。先修《武定府志》,十年复取《滨州志》而修辑之。《滨州志》,自康熙四十年(1701)知州杨容盛重修后,迄其时已一百五十余年未有增续,且旧志体裁多为不合。李熙龄莅任后,对旧志增损变易,历数月而稿成,遂付梓。《滨州志》咸丰十年(1860)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方舆志:星野,沿革附考辨,形胜附海、沟、洼、塘、井,疆域附乡图、保甲、镇店、市廛,古迹,名景;卷二建置志:城池,公署,学校,坛壝附庙祠、寺观,兵防附铺舍,仓廒,坊表,津梁,冢墓,漏泽园;卷三祀典志:祭祀,朝贺,迎春,救护,乡饮,沟约;卷四赋役志:田赋附人丁,官俸附役食,盐法,杂税;卷五纪事志:祥异附兵燹;卷六风俗志:风俗附物产;卷七秩官志:文秩,武秩;卷八名宦志:宦绩;卷九选举志:征辟,进士,举人,例贡,拔贡,文仕宦,武进士,武举人,武仕宦,封赠,恩荫;卷十人物志:乡饮,忠节,孝友,文学,烈女,厚德,耆寿,隐逸,方技,仙释;卷十一至卷十二艺文志:御制附谕旨,碑,引,传,文,说,志铭,行状,诗。卷首有序、旧志凡例、新志凡例、目录和图考。此志体例,虽本旧志,而更易甚多。内容多有增损,其取材于府志。对旧志冗繁之处,概为删汰,订其讹传,叙事力求详核,所引书籍,皆注出处,为州志中的佳本。

猜你喜欢

  • 代言录

    一卷。明杨士奇撰。杨士奇(1365-1444),明江西泰和人。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1399-1402)初,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第一。永乐(1403-

  • 通鉴纲目释地纠谬

    六卷。补注六卷。清张庚(1685-1760)撰。庚字长庚,一字浦山,号瓜田,晚号弥伽居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著有《通鉴纲目释地纠谬》、《画徵录》、《强恕斋诗文集》等

  • 松窗杂录

    一卷。此书书名和撰者各本互异,《新唐志》作《松窗录》一卷,不著撰人;《宋志》作《松窗小录》一卷,题李浚撰;《文献通考》作《松窗杂录》一卷,题韦浚撰;《历代小史》则书名与《通考》同,人名与《宋志》同,未

  • 新泰县乡土志

    一卷。清汤宗干编。汤宗干,光绪末年任新泰县知县。此志乃奉学部命,各县纂乡土志,为历史地理科之参考。《新泰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全书一卷,分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氏

  • 登州府志

    二十二卷。清施闰章修,杨奇烈纂。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读,历官江西布政司参议。时任山东提督学政按

  • 毛诗题纲

    一卷。清王谟辑。见于《宋史·艺文志》,但于作者及年代皆不著录。疑是唐代作品。王谟自《太平御览》辑录四条。有《汉魏遗书》本。

  • 禹贡九州今地考

    二卷。清曾廉撰。本书考《禹贡》水道以今地名证古州各为篇,先举其源流、变迁,后分列今地,条理很清晰。对于各种异说多折衷之,有的断以己意,大都颇有根据。比如《冀州篇》,释“梁山”不采取胡渭的龙门之说,而采

  • 林屋山人集

    一卷。宋俞琬(1258-1314)撰。俞琬,字玉吾,自号林屋山人,吴县(今属浙江)人,学者称为石涧先生。本集诗仅一册,附杂文数篇,均浅俗之至。其中题杨妃图绝句一首及食鳗辨一篇,尤为鄙俚。俞琬精于易学,

  • 方氏左传评点

    二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方苞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其致力于《春秋》和《三礼》,所著有《周官集注》、《周官析疑》、《春秋通论》、《春秋直解》等等。此书分上下二卷,不录经传全文

  • 蒲叔元问穀梁义

    一卷。晋范宁撰,清马国翰辑。该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不著录,久已亡佚。不知蒲叔元为何人,据辑本文义推断,当是与范宁同时的治《穀梁传》的学者,蒲叔元对《穀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