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牡丹史

牡丹史

四卷。明薛凤翔撰。薛凤翔,字公仪,亳州(今安徽亳县)人,生卒年不详。薛氏本为例贡出身,后官至鸿胪寺少卿。当时亳州牡丹最盛,薛氏家园中种植最多。薛氏就撰写了《牡丹史》这本书。是书在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一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内容。其体例效仿史书,分为纪、表、书、传、外传、别传、花考、神异、方术、艺文等目。记载花木,采用史书体例,是明代人喜欢粉饰的一种习气,不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简明、质朴而有体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内府藏本列为存目。1983年12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冬生点注的《牡丹史》。

猜你喜欢

  • 帝学

    八卷。宋范祖禹(1011-1098)撰。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父,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嘉祐进士,官至祐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雍熙三年(1070)参修《唐鉴》,费时十五年成书。史志有著录。是书元祐初年

  • 通俗篇

    三十八卷。清翟灏(?-1788)撰。翟灏字大川,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进士,官金华教授。《通俗篇》是翟灏的一部杂考之作,采集俗语、成语、方言词语等五千余条,分天文、地理、时令等,分别考辨语义,

  • 东坡词

    一卷。宋苏轼(1037-1101)撰。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史·艺文志》载《苏轼词》一卷;《书录解题》则称《东坡词》二卷。此本乃毛晋所

  • 五经堂文集

    五卷。清范鄗鼎(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范鄗鼎字彪西。山西洪洞人。生平详见《理学备考》(辞目)。康熙六年(1667)进士,养母不仕,闭门读书。阐明绛州辛全之学,与应伪谦、李颙以理学著称。设立希贤书院

  • 邶风说

    二卷。清代龚景瀚(1747-1802)撰。景瀚字海峰,福建闽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至兰州知府,送部引见,卒于京。景瀚工古文辞,有《淡静斋文钞》传于世。是书首有自序,称成于乾隆戊戌(17

  • 世史积疑

    二卷,旧称为元李士实撰,书前自序中写道“至正七年壬申(1347年)三月朔书。”据考证至正七年为了亥年,非壬申年;而元代亦未闻有李士实其人。惟有明新建(今属江西)人李士实。士实是成化进士,正德年间宁王宸

  • 易测

    十卷。明曾朝节(1535-1604)撰。朝节字植斋,湖南临武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该书取王弼《注》、孔颖达《疏》、程子《传》、朱子《本义》及杨氏《易传》之说,参互考订,解释上下经

  • 二刻礼部增补订正四书合注篇主意

    是书为前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范谦、前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刘楚元、前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余继登同纂。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冯琦证正,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李廷机删补,《合注》原为范谦、刘楚元、余继登所辑刻。

  • 灵城精义

    二卷。旧本题南唐何溥(生卒年不详)撰。何溥,字令通,生平不详。此书分上下二卷。其上卷论形气,主要叙述山川形势、辨龙辨穴之法;下卷论理气,主要阐发天星卦例、生克吉凶之兆。宋以来诸家书目对此书都不著录,书

  • 白阳集

    不分卷。明陈淳(1483-1544)撰。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号白阳山人,江苏长州(今苏州)人。以诸生援例入北监。卒业归,不复旧选。《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征明传中。陈淳少从征明游,以书画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