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珊瑚网

珊瑚网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撰的跋语,语说。书中搜集的名迹也很多。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中曾说,汪砢玉留心著述,所辑《珊瑚网》一编,与张丑《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并驾而行。按张丑从其高祖以下,四世鉴藏。汪砢玉之父汪爱荆与嘉兴鉴赏名家项元汴交好,筑“凝霞阁”以贮书画,收藏之富,甲于一时。可见汪砢玉与张丑之凭借大体相同。所以二人皆能搜罗荟萃,各成名著。二人之书相比,张丑的两本前后编次、年月皆不甚明确。汪砢玉此书则前列题跋,后附论说,较之张丑之书可谓纲目有致。但书中所载法书、多有目睹耳闻,据以著录,不都是汪砢玉所藏,而都一例载录,不曾注明,未免难于区别。中间所载原迹,或全文、或摘录,也没有标出。此书中其它方面亦有失于精审之处,如说唐刻《定武兰亭》有二石,焦山《瘗鹤铭》有三石,则见其真伪不辨。又以李邕书《云摩将军李思训碑》误为李邕《李思训碑》,以宋人所刻《临江帖》误为唐拓,则失其考据。但总观其书,瑕不掩瑜,其于宋、元诸家铭心绝品,以录极详,可见收藏之富,罕有其比。后来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厉鹗《南宋院画录》,皆借此书而成。另外此书于书跋之后有“书旨”“书品”,画跋之后有“画继”“画评”,皆杂录旧闻,难免挂一漏万。此书主要版本有:《适园丛书》本、路有抄本、振绮堂有抄本、知不足斋抄本,八千卷楼抄本、《美术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米海岳画史

    见《画史》。

  • 闽海纪略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作者生平不详。是书记事起自顺治元年(1644年),唐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此书各篇皆记郑氏史事,对清初禁海政策详述始末,对禁海政策对沿海各地

  • 文雅社约

    一卷。附录 一卷。明沈鲤(1531-1615)撰。沈鲤字仲化,号龙江,归德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神宗为太子时,沈鲤为东宫讲官,甚蒙恩眷。即位后,进编

  • 孙武兵法

    见《孙子》。

  • 志乐辑略

    三卷。清倪元坦撰。元坦字畲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儒学入门》、《二曲集录要》、《老子参注》等。此《志乐辑略》凡三卷,系博考前人诸说以求散佚之古乐。卷一为黄钟之管,律吕图谱、五音、二变、变律半声

  • 顺治元年封郑王等册文

    不著撰人名氏。内容为册郑王、肃王、吴王、豫王、衍禧王、承泽王、平西王、泥湛贝勒的册文和封满达海屯斋薄托屯赤哈何托商山公爵等诰命文。据藏有是书的明清史料整理会所载,是书为白宣纸稿本,墨书十页,纵一尺三分

  • 青箱堂文集

    十二卷。《诗集》三十三卷。清王崇简(1602-1678)撰。王崇简,字敬哉。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灭亡后,携家人南游江浙。顺治三年(1646)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因

  • 礼记质疑

    四十九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一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县(今湘阴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与曾国藩为至交。184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左侍郎,苏松粮道,

  • 慎言

    十三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少时以诗、文出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兵科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仕途中两

  • 营山县志

    三十卷,清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翁道均,曾任营山县知县。营山县有志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为县令张玉麟所修。乾隆九年(1744)县令李溶、四十五年(1780)县令王绂疆先后续修。嘉庆十七年(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