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画史

画史

一卷。又称《米海岳画史》。宋米芾(1051一1107)撰。米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称米南宫。吴(今江苏)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湖北,晚居江苏镇江,建海岳庵。米芾性情狂放,屡变其称,故史书记载不一。米芾天资高迈,能诗文,精鉴别,宣和时擢为书画学博士,官礼部员外郎、知淮南军。书法行、草得力于王羲之,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家”。其画师于董源,枯木松石,时有新意,亦如其文,清雅绝俗。米芾翰墨、绘画自成一家,尤精鉴赏,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海岳名言》等著作行于世。《画史》所记皆作者生平所见到的六朝至唐宋间名画,并且品评其真伪、藏于何家、何人所绘、风格特色乃至装潢裱褙,皆有所述。对其中收采的轶闻遗事,均以鉴赏之笔调录述成篇,而一直为历代鉴赏家奉为圭臬。其中有“王球,字夔玉,有两汉而下至隋古帝王像,云形状有怪甚者,恨未见之”句,《四库提要》以此认为米氏是书“未见而载”,而实际上,在正文中其后两页又录曰:“王球夔玉家古帝王像后一年余,于毕相孙、仲荀处见。白麻纸,不装像……”可见,米氏对此亦为亲见。《画史》亦载浑天图及五声、六律、十二宫旋相为君图等图谱之学,虽不属丹青之列,殆效仿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兼收日月交会九道诸图之例为之。米芾于此不以天文、韵学命名,而曰之“论天”、“论韵”,且不但称古今百家星历尽为妄说,更谓沈约“只知四声,求其宫声而不得,乃分平声为上下,以欺后世”。但考《沈约集·答陆厥书》、《梁书·沈约传》以及《南史·陆厥传》、《隋志》等俱言四声,故米芾所谓“求其宫声不得”者,所来无据,殆误记唐徐景安《乐书》以上、下平分宫商之语。米芾性情狂放,言谈诞肆,有“米颠”之称,是为一端。虽然如此,是书广收博采,叙述详尽,资料性强,仍无愧我国艺术史上颇具影响之绘画著作。有明刊本、《津逮秘书》本、明翻宋本、《画苑》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画论丛刊》本。

猜你喜欢

  • 老子化胡说考证

    一卷。近人王维成撰。王维成,其人不详,撰有《老子化胡经考证》一卷。关于老子入西戎化胡之说,由来已久,但具体起于何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此说约起于东汉,渐成于魏晋之际,定型于晋以后。经南北朝及隋唐,每

  • 学庸家训

    二卷。清金崇城撰。金崇城,字卓峰,贵州黔阳(今属湖南省)人。官湖北知县。是书首有王履谦序及崇城自序。题曰家训,盖授自其父光旭,而又留以课子弟。其书依《朱子章句》,复于句下引诸儒之说以申其议,章句之后,

  • 太湖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易峰修,徐日明纂。吴易峰,字怡亭,江西高安人,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官文林郎,乾隆十七年(1752)知太湖县事。太湖旧志,创于明成化年间,至万历之末,凡四经修,其后数

  • 世界征服者史

    记载十三至十四世纪蒙古族历史的著作。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in‘Ata Ma likJuwaini,1266-1283)撰。志费尼出身于波斯贵族家庭,其祖父为花剌子模大臣,父投效蒙古,得到

  • 欲从录

    十卷。清代王锬撰。此书主要摘录孔子、子思、颜回、曾子、孟子、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及朱熹的言论,同时广征博引诸家之说来进一步论述闸发这些言论,但摘录不够全面,孔子言论部分摘自《易系辞》及《论语》中,

  • 昭平县志

    八卷,清陆焞纂修。陆焞,字芸谷,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昭平知县。旧志明万历间县令柯寿恺始创,康熙间县令杨燮重修,悉抄前志,不但无增反损前书。乾隆间宋敞手辑草稿。乾隆二十

  • 夏小正集解

    四卷。清顾问撰。顾问,字桐阴,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就黄叔琳注本而重加考订,经文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相折衷,传则参考金履祥《通鉴前编》。总目后有乾隆四十九(1784)自识,并

  • 屈贾文合编

    五种,二十四卷半。清夏献云编。夏献云字芝苓,江西新建人。生卒年不详。夏献云在湖南为官时,曾兴修贾谊祠,并搜集贾谊著作刊刻以备流传,后又把屈原、贾谊二人著作及其他有关文献编为《屈贾文合编》,共五种:宋朱

  • 疑年录

    四卷。清钱大昕(详见《廿二史考异》)撰。大昕精研经史,虽微文琐节,考证必详。该书考证古代名人生卒年岁,核其寿数,取左氏“有与疑年”之义,称《疑年录》。书中录三百余人,大抵多殚研经史与诗文书画名家。海盐

  • 周礼详解

    四十卷。宋王昭禹撰。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昭禹未详何人。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将王昭禹列于杨时之后,并记其字光运,其它皆不详。《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王昭禹应为北宋末徽钦时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