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番禺县志

番禺县志

二十卷,清任果、常德修,檀萃、凌鱼总纂。常德,满洲正黄旗人,举人,乾隆三十九年任(1774)番禺知县。檀萃(?一1802),字岂田,号默斋,安徽望江(今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十六年(1762)进士,在云南任官20年,曾任禄劝县知县、省会育林书院山长等职。其兴农劝学、辑史修志,对云南的教育文化事业颇有贡献。著有《滇海虞衡志》十三卷,纂修《元谋县志》(又名《华竹新编》)、《禄劝县志》(又名《农部琐录》)、《滇南山水纲目考》、《诏史补》、《茂隆厂记》等。凌鱼,字西陂,号沧州,广东番禺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历任湖南桂阳、昭陵、醴陵知县。廉介明敏,案无留牍。纂志书《桂阳县志》、《番禺县志》、《揭阳县志》,均考核详明。番禺,位南海都会,殷富繁盛,称岭外名区。先前有《广南地志》,如王节之《广春秋》、裴渊顾《广州记》、郑洪《番禺杂记》、马拙《番禺纪异》、王德连《番禺记》皆失传。自明万历四十年(1612)县令郑升创县志后,历任县令续增重辑,多遗漏无与体裁。乾隆三十八年(1773)大修天下图籍,知县任果奉谕奉聘凌鱼于是年六月始续修县志,次年任果离任,常德承之,汇集八月志成,时乾隆三十九年(1774)。全书共二十卷,分为:舆图、沿革、星纪、山水、古迹、建置、学校、典礼、赋役、兵防、秩官、名宦、选举、庶职、人物、列女、风俗、事记、艺义、杂记、方外二十门。该志是在前志基础上删繁补缺,增补大量人物,仿雍正《广东通志》编例。编纂过程,参考诸家文集,六房书史义案,资料之多,堪称详博。该志特点:一、考证番禺县,自秦汉以来,虽仍旧称,然地域广阔,诸多沿革。汉分增城,晋分宝安,梁分南海,宋、明分顺德、从化,清分花县、三水,均属番禺旧地,虽称号不变,但已迁变,览此志沿革表,便可知其大概。二,艺文附书目,分别存佚,利于参考。不足之处:一、以时代纂辑,不再区分门类,则体例不完备。二、艺文类诗文过多,未予删汰。

猜你喜欢

  • 群经义证

    八卷。清武亿(详见《经读考异》)撰。本书包括《论语》一卷、《孟子》一卷、《诗》一卷、《书》一卷、《春秋左氏传》三卷、《公》、《穀》一卷。王先谦《经解续编》本把《书》排为第一,把《论语》、《孟子》列在《

  • 鸣盛集

    四卷。明林鸿撰。林鸿,字子羽,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初,以才荐授福建将乐县训导,后官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明初,闽中善诗者有长乐陈亮、高廷礼,闽县(今闽侯

  • 春秋左氏传传例解略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在于推求《左传》记事的褒贬义例,以补充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之缺,共辑成十九例。刘师培坚信《左传》书日记事都有褒贬义例,因此他除搜集汉儒对《左传》褒贬义例的古说外,还自

  • 泉湖山房稿

    三十卷。明曾同亨撰。同亨字于野。江西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吏部。历员外郎中、南太常卿、大理卿,迁工部侍郎,进本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以病归。起南吏部尚书,加

  • 安徽通志

    二百六十卷,首六卷。清陶澍、邓廷桢修,李振庸、韩玫纂。陶澍(1779-1839),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由编修历给事中,授川东道,迁山西按察使,清道光元年(1821)擢安徽布政使,三年正月授安

  • 曝书亭诗笺注

    十二卷。清江浩然(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江浩然,字万原,一字孟亭。浙江嘉兴人,系大诗人查初白表弟,生卒年及官迹均不详。江浩然家贫,但甚好读书,工诗。后隐居长水,以诗学辅引后学,据称学生不下千人。《

  • 葛庄编年诗

    清刘廷玑(约1676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葛庄诗抄》(辞目)。是集为刘廷玑在淮徐道为官时所作之诗。分年编次。所录上起康熙十六年(1677)下迄康熙五十一年。后附《补遗》一卷。其诗文辞清浅,“一片性灵

  • ■经日记

    一卷。刘尔炘撰。刘尔炘(1865-1931)字又宽,号晓岚、果斋、五泉山人。甘肃兰州人。清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兰州府五泉书院讲席、主持,甘肃高等学堂总教习。长期从事文化、教育、慈善福利社团工作,专

  • 通纪

    即《通历》。

  • 春秋辨义

    三十八卷。明卓尔康(详见《易学》)撰。此书正文三十卷,卷首八卷。其正文于每条经文之下,杂取旧说排比诠次,而断以己意。每公之末,又各附以列国本末一篇,提举有关盛衰兴亡之大事,别为类叙。其考证有得有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