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益阳县志

益阳县志

二十五卷首一卷,清姚念杨等修,赵裴哲纂。姚念杨,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益阳县知县。赵裴哲,益阳县人,候选教谕。《益阳县志》同治八年(1869)刻本,共二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十二门。一,舆地志,为目七,曰疆域、极度、沿革、山川、关隘、风俗、物产。二,营建志,为目四,曰公署、仓库、津梁、坊表。三,民赋志,为目六,曰户口、土田、水利、赋役、积储、公产。四,学校志,为目九,曰学宫、建置、崇祀、教条、学额、典籍、书院、义学、社学、考棚。五,仪志,为目十,曰祭礼、朝贺礼、受朔礼、迎春礼、耕礼、讲约礼、乡饮酒礼、宾兴礼、救抒礼、祈礼。六,武备志,为目四,曰营制、汛、邮铺、兵事。七,秩官志,为目三,曰文职、武职、名宦。八,选举志,为目六,曰科第、乡贡、辟举、武勋、赀选、杂识。九,人物志,为目十二,曰乡贤、宦业、忠义、孝友、文苑、举行、善行、隐逸、寿士、列女、方技、流寓。十,封志,为目二,曰封赠、录。十一,艺文志,为目二,曰书目、补遗。十二,尚徵志,为目六,曰藩封、古迹、邱墓、寺观、祥异、遗事。此志类目条例灿然,搜采故实,颇称宏富。其繁简得当,准诸体裁,无乖志例。艺文补遗,首列明朝诰谕及正统初祭故刑部右侍郎曹宏文等数篇,为方志中所罕见,殆亦表彰胜朝遗烈之意。

猜你喜欢

  • 程伯翰先生遗集

    十卷。清程颂藩(1852-1888)撰。程颂藩字伯翰。湖南宁乡人。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官户部主事。此集为颂藩从弟颂万编印。初宣统三年(1911),颂万曾编颂藩遗文。为内外篇文二卷、诗二卷,名曰

  • 竹屿山房杂部

    三十二卷。明宋诩(生卒年不详)及其子宋公望(生卒年不详)分撰,由宋公望之子宋懋澄合而编之。宋诩,字久夫,宋公望,字天民,其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三十二卷,其中养生部六卷、燕闲部二卷、树畜部四卷为宋诩所撰

  • 于肃愍公集

    八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达十九年之久,饶有政绩

  • 孝经训注

    一卷。隋魏真己撰。清马国翰编辑。魏真己字号,生卒及事迹均不详。邢昺《孝经》序疏谓魏真己钜鹿人,作《孝经训注》。唐志有魏克己注《孝经》一卷,真己克己当为一人。唐明皇御注引用其义凡十二节,邢昺正义皆标明魏

  • 蕉窗蒠隐词

    一卷。旧题元吴琯撰。其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是书前后无序跋,不知吴琯为何许人。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诸选本亦不及之。详考其词,皆明刘基之作。估属奸巧书贾抄刘基词以售伪,假名于明代编辑《古今逸史》之吴琯。因为

  • 舜典补亡

    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舜典补亡》一书坚信古文《尚书》,不信今本《尧典》与《舜典》之分篇。今传《舜典》前有“曰若稽古帝舜……”28字,本是南朝齐姚方兴所加,其作伪甚明。奇龄遂弃之,截取今

  • 太平御览

    一千卷。初名《太平编类》,又称《太平总类》、《太平类编》。北宋李昉(925-996)、扈蒙等十四人,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奉宋太宗之命编撰。历经八年编成此书。据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所载:书成之后,

  • 通纪

    即《通历》。

  • 抱真书屋诗钞

    八卷。清陆应谷(约1856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陆应谷字稼堂,蒙自(今云南省)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与戴絅孙、邓学先交往甚密。著有《抱真书屋诗钞》。此集共八卷,为作者自编。后附邓虹桥《

  • 论语事实录

    一卷。清杨守敬(1839-1915)撰。守敬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都宜人。清史地学家,书法家。喜治金石目录之学,长于史地考证,著述宏富。编撰《日本访书志》、《留真谱》、《古逸丛书》,著《历代舆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