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句解

礼记句解

十卷。朱申(生平不详)撰。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乾隆钦定《礼记义疏》,采朱氏之说颇多。自《曲礼》上,“很勿求胜分,毋求多”下,引此书“‘很’固有胜负之理,然务求胜则为斗很”等语。“定亲疏”一节,亦即引“亲疏定则分不差,嫌疑决则情不壅,同异别则文不杂,是非明则理不蔽”。以此本证之,与《义疏》同,只是有删节,而《月令》所引为多。自“孟春之月其虫鳞”下,引“春则左而仁鳞虫属焉”;“天子居青阳左个”下,引“‘左个’以其介于左”(皆朱氏《句解注》)。“至孟冬之月,虹藏不见”下,引“阴阳极乎辨,故虹不见”;“赏死事恤孤寡”下,引曰“赏军帅武人犹寡,赏死事而恤其孤寡所赏者为多”;“盖秋为少阴,而冬为重阴”。“坯城郭”一节下,引“城郭既补矣,又坯之,谨之至。门闾出入,或有不虞,故言戒。管龠犹今门锁不容慎”等等,不备录。“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下,引“自此犯彼谓之侵,减彼益此谓之削”。共二十余条。此外《文王世子》诸篇,亦有很多条。此本为戴震所阅,首卷首页曰:“一万四百六十八卷第三页”。卷一为《曲礼》;卷二为《檀弓》;卷三为《王制》及《月令》;卷四为“孟冬之月”至“季冬之月”,及《曾子问》、《文王世子》;卷五为《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卷六为《玉藻》至《学记》;卷七为《乐记》;卷八为《杂记》至《祭统》;卷九为《仲尼燕居》至《奔丧》(缺《经解》、《哀公问》);卷十为《问丧》、至《丧服》(中缺《燕义》)。而每卷每条,注《大典》卷数。“月”字韵在后,故此本戴校写明《月令》“自卷二万一千四百九十八至卷二万一千五百八”;“弓”字韵在前(一曰“东”),故《檀弓》写明“卷二百八至卷二百二十一”,皆与《永乐大典》《月令》《檀弓》卷数合。乾隆钦定《义疏》列引用姓氏,“宋朱氏申周翰(字)建安(里贯)”;清杭世骏《续礼记集说》亦列姓氏,自“宋张氏宓次(朱氏申在第五)七人”,言“皆卫氏(湜)所不及见”。则朱申时代,在卫湜之后。杭氏《续礼记集说·序》谓“宋元之后,千喙雷同”,并谓“元人之经疑,迂缓庸腐,无一语可以入经解”。而《永乐大典》中,至达数千篇,使人更信经窟中可以树一帜之难。此书则《续礼记集说》所引用多与钦定《义疏》相同。杭氏即在纂修《义疏》之列,足证此书尚在杭氏谓“可辑录者”。只是《义疏》采用此书颇多,而《四库》竟未辑录,据《永乐大典提要》考之,有“菁华已录,糟粕可捐”之语,其纂辑《提要》者,意本轻视宋人经学,且辑录《大典》内,涉四部书已不少,颇感厌倦,故如此言。宋人《礼记》著述,《义疏》采用,而《四库》未著录的书亦多,本不只此一书。但朱氏于讲论义疏外,也重考据,今《大典》已散佚;《四库提要》于《卫湜集说》下,言“自郑注而下,所取一百四十四家。自郑注孔疏外,无一存者”。而此书至今岿然独存,虽在卫氏之后,应属珍贵之编也。此书有抄本。

猜你喜欢

  • 经传小记

    三卷。清刘台拱(详见《论语骈枝》)。台拱秉承家学,深研程朱理学,并以圣贤之道约束自己,但又不专主一家。汪中《述学别录》有《与刘端临书》称:“每以足下笃信宋人为恨”。但台拱解经,却一本汉学,专主训诂。本

  • 清河集

    七卷。《附录》一卷。元元明善(1269-1322)撰。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今属河北)人。历官南行台掾、翰林待制、直学士、侍讲学士、礼部尚书等。预修成宗、顺宗、武宗及仁宗实录。延祐二年(1315)会试

  • 三僧诗

    三卷。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峰诗稿》。考《千顷堂书目》有智观《中峰草》,注曰:“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浙江吴兴双髻峰。”其二僧则未详。然其《高松诗稿

  • 易原就正

    十二卷。清包仪(生卒年不详)撰。包仪字羽修,河北邢台人。拔贡生。其自序称,早年听说有《皇极经世》而没有途径得到此书。从顺治辛卯到康熙己酉,七经下第,贫不自存,薄游麻城,才从王可南家得此书。到江宁后,寄

  • 隶篇

    十五卷,续十五卷,再续十五卷。清翟云升(生卒年不详)撰。云升字文泉,又字舜堂,掖县(今属山东)人。桂馥弟子,道光二年(1822)进士,官国子监助教。是书采取汉魏以来金石砖瓦等器物上的隶字,各依其偏旁,

  • 言馨草堂诗集

    三卷。易翰鼎(生卒年未详)撰。易翰鼎字寿梓,湖南湘阴人。清末诸生。入民国后卒,年八十余。翰鼎喜读宋儒书,尤留心经世之学。此诗集三卷,为民国十七年(1928)翰鼎外孙浏阳刘豫璇兄弟排印传世。卷首有黄世崇

  • 钱警石年谱

    一卷。清钱应溥(1824-1902)撰。应溥字子密,浙江海盐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官至军机大臣,工部尚书,为谱主之子。谱主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又号甘泉乡人,曾官

  • 山右石刻丛编

    四十卷。清胡聘之撰。胡聘之,字蕲生,湖北天门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官山西巡抚。光绪二十二年(1896),胡聘之到山西绛县,其知县以所得山西石刻拓本,手录原文并撰考证八卷以献,并请求以公家之力组

  • 小学钩沉续编

    八卷。清顾震福(生卒年不详)辑。震福字竹侯,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是书为任大椿《小学钩沉》的补编,有补任氏已引之未备者,有正任氏已引之误者,有与任辑字同义异、字异义同者。所辑凡48种:卷一为《仓颉篇》

  • 宝善堂稿

    二卷。旧本题庆成王宗川撰。不著其名。考《明史》晋王棡第四子济炫封庆成王,其子孙袭封者无宗川之名。集中孔天允序,称王纂世十叶。赵讷跋亦云王祖考安穆王。以世次推之,宗川即荣懿王慎钟之号。穆文熙“诗话”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