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禅寄笔谈

禅寄笔谈

十卷、续谈 五卷。明陈师(详见《览古评语》条)撰。此书是陈师自永昌罢归,寓居僧舍时所作,因此以“禅寄”为名。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笔谈》十卷,分三十二类,并附以杂著数篇。《续谈》五卷,分二十则,并附有《岁余随笔》一卷。其纪录颇为庞杂。如“符兆”类载明太祖朱元璋轶事数条及成祖朱棣发散被面现元帝像、额森以布囊盛英宗之类,多为里巷无稽之谈。又如称《春秋》并非孔子一人所独撰,司马光作《通鉴》,私蔽盘结,缪戾乖刺,朱子作《通鉴纲目》以正之,犹不敢尽发其私意。又称司马迁以项羽为本纪,见汉世人才风俗之正等等,其持论皆近于李贽。大概因与李贽为好友,习气沾染而不自觉所至。其它如谓宋徽宗尸骨炼油,则为轻信《北狩日记》所至。谓元顺帝为瀛国公子,则是轻信《符台外集》所至,皆有失考证。其它疏略的地方也不少。但书中也有一些内容是其它书所未提到的,如论次韵倡和始于卢纶、李端,并举李端的《野寺病居卢纶见访》诗为证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此书有明万历中刊本。

猜你喜欢

  • 太白阴符

    见《太白阴经》

  • 齐治录

    三卷。清代于准撰。此书分十一门类摘录历代诸儒家的修身处事格言编辑而成。十一门类为:“幼学养蒙”、“闲家善后”、“士子守身”、“缙绅居乡”、“以道事君”、“任职居官”、“劝谕愚民”、“慎重刑狱”、“善俗

  • 支雅

    二卷,清刘灿撰。刘灿字星若,浙江镇海人。嘉庆优贡生。《支雅》谓之“支”者,盖所释乃《尔雅》之“支”也,故《支雅》为补充《尔雅》之作。是书仿《尔雅》体例,唯不用《尔雅》十九篇之目,另分《释词》、《释人》

  • 礼传

    一卷。汉荀爽(详见《周易注》)撰,清马国翰辑。《后汉书·荀爽传》称其著《礼易传》,隋、唐志均不见,《册府元龟》载其目,则佚已久矣。马国翰从《风俗通》残本引辑一节,杜佑《通典》引辑二节,《文选》李善注引

  • 春秋小学

    八卷。清庄有可(详见《周官指掌》)撰。该书主要解释《春秋》字义。作者将《春秋》与《说文解字》进行对照,将《说文解字》中见于《春秋》的字作为正文,不见于《春秋》的字作为附文,进行考释。他在自序中批评许慎

  • 春秋浅说

    一卷。清宗室寿富撰。作者认为《春秋》三传不可废,舍三传不能通《春秋》,但《春秋》之旨,有可以不待传而见义的。《春秋浅说》从《春秋》中摘一百九十余事,以作者本人的理解加以解说,评断褒贬,往往凭私臆决。该

  • 海丰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于卜熊修,史本纂。于卜熊,江南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任知县。于卜熊莅任,以《海丰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二十五年(1686)屡经修辑,又已六十年,字迹

  • 文坛列俎

    十卷。明汪廷讷(生卒年不详)编。汪廷讷字昌期,号无我,四川新都人。此书分十类:一曰经翼、二曰治资、三曰鉴林、四曰史摘、五曰清尚、六曰掇藻、七曰博趣、八曰别教、九曰赋则、十曰诗概。所录上及周、秦,下迄明

  • 松滋县志

    ①二卷,清李祖式、屈超乘修,李抡元纂。李祖式,字典企,陕西潼关卫人,选贡,官松滋知县。屈超乘,字克绳,河南闾乡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举人,继李祖式任。松滋设县创始东晋,元明以来县志无征,旧籍失亡

  • 方氏墨谱

    六卷。明方于鲁撰。方于鲁,初名大激,后以字行,改字建元,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方氏初学为诗,与汪道昆联姻后,被汪氏招入丰干社,待遇优厚。后学得程君房墨法,改而制墨。为与程氏争名,互相倾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