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等韵精要

等韵精要

一卷。清贾存仁撰。存仁字木斋,山西河东人。书刊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分五篇:一曰《述原》、二曰《总论》、三曰《图说》、四曰《别传》、五曰《备考》。其《述原》篇摘举《性理精义皇极篇》及《音韵阐微》中有关等韵的述说加以阐发;《总论》篇则详论诸家得失;《别传》篇取沈氏反切法、换切法而为之诠释;《备考》篇则取邵子、《字汇》、马氏、樊氏、乔氏、龙氏、都氏七家韵法,以备参考。贾氏持论不无特见,如谓声母当分为喉舌腭齿唇五音,不必牵涉七音、九音及宫商等称;谓当从曲家之说,定尾音为六类(〔-i〕〔-u〕〔-n〕〔-η〕〔-m〕及开尾);谓声母当以影母(零声母)为首;谓声调当分为中(阴平)、平(阳平)、上、去、入五声;谓音节应分为头、项、腹、尾四部分(曲家只分头、腹、尾),项即介音;谓“反切之法不过合二音为一音”,应祛用字不一之弊端;赞同横直图的做法“一例平排,绝不分等,亦绝不一言及于七音”,认为这是“善正前人之失者”;谓门法之纷繁,“盖由分等而起耳”,“以一分等之故,致使易知简能之理,埋没于纷纠扰攘之中”;谓前代韵图中,音韵“极多重出”,认为应予归并;谓某些韵图“遇无字之位,必旁求一字以实之”,“此又分等之外,别一谬法”。贾氏之说亦多可议者,如入声有无之说,本千古聚讼者,贾氏欲调停诸家之说,谓以吾晋土音求之,又似乎顺转无一韵无入声者,盖亦不典之甚也;又如谓“人之声音,本不止如释家字母所有,而昔人第知就彼之所见有者而布置之,譬之缺足之床,虽百易其地以求安,岂可得哉”,故颇增无字之音,以为音有定数,实属无稽之谈;再如元刊本《玉篇》所载《切字要法》,渊源甚远,《清续通志》谓此法自魏秘书孙炎作反语后即有之,盖晋魏间旧物也,贾氏引作沈氏反切法,指为休文所定,此深失于考据者也。是书《图说》为韵图。分韵母为十二类,以狮、马、蛇、驼、牛、獒、豺、龟、龙、羊、猿、麟标目。析开、齐、合、撮四呼。分声母为三十类,喉、舌、腭、齿、轻唇、重唇各析为五类。所制韵图横列声纽,纵分四呼,呼之下分列五调。一图之后附列中古韵书之韵目。贾氏把入声韵字配入阴声韵图中,注明“寄”某某韵,表明入声韵尾已有变化。是书有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传

    ①四卷。宋司马光(见《资治通鉴》)撰。《道德真经传》又称《道德真经论》、《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

  • 易经本义翼

    十二卷。不标撰人名氏。只是卷首题签说,“苏州府学附生曹澐手辑吴敬庵《羲经本义》二十本,上大宗师鉴定。今呈到十九本。其一本系图说,因绘画不及,俟于原本录出补送呈”等等。可能是江南诸生录送提学之本,不知道

  • 易纬坤灵图

    “坤灵图”一作《灵图》。《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孙珏说此书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仅存论乾、无妄、大畜卦辞及史注所引“日月连璧”数语。缺漏散佚颇多。辑本有《四库全书》本、聚珍版

  • 洛诰新解

    一卷。温廷敬撰。温廷敬为中国近代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序》说:“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始来告卜,作《洛诰》。”但是《洛诰》中的文字多不易理解。然而地下考古发现则给人们带来了解决一些难题的希

  • 周易本义辨证补订

    四卷。清纪磊撰。宋代朱熹依吕祖谦的《古易音训》撰《周易本义》。但至明代,治易者却把其割裂附于程颐《易传》之后,使人们很难见其原貌。清代惠栋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吕氏《古易音训》、《朱子语类》、程氏《易

  • 懿行编

    八卷。清李滢(1618-1682)撰。李滢字镜石,兴化(今江苏省)人,擅长作诗。《懿行编》之懿字多指美行、美德,故其命名。此书取自诸史中嘉言懿行等内容,分类标记而成,故称《懿行编》。书中每记一件事之后

  • 读书札记

    ① 八卷。明徐问(生卒年不详)撰。徐问字用中,号养斋,武进(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历任广平推官、刑部主事、南京户部尚书等职。学者称养斋先生,其学以朱熹之学为宗。著有《山堂萃稿》等

  • 大学中庸读

    二卷。明姚应仁撰。姚应仁详《檀弓原》条。此书成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据伪石经本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中多引佛经以为论据,旨在援佛入儒。《四库全书》采用者为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 校缉古算经

    一卷,细草一卷,图解三卷,音义一卷。清陈杰(生卒年不详)撰。陈杰字静庵,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嘉庆末任钦天监博士,后官国子监算学助教,道光十九年(1839)因足疾退休回家。1815年著《缉古算经细草》

  • 乡党考

    一卷。清黄守儛撰。守字云石。福建三山人,乾隆进士,官至余杭知县。是书共二十六条。并绘图十四弁于首,有朱仕琇、孟超然二序与守儛的自序。是书搜采很富,虽不如江永的《乡党图考》精密,但剪裁颇费苦心,便于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