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缉古算经细草

缉古算经细草

三卷。清张敦仁(1754-1834)撰。敦仁字古余,山西阳城人。当过知县、知府,后官至云南盐法道。病老辞官后退居金陵,与李锐相善,致力求古籍,研治古算,曾收藏宋本《孙子》、《张丘建》、《九章》等算书。在研读《缉古算经》时,见书中羡通、筑堤、穿河等二十术均有术无草,且词隐理奥,通之者寡无。且十六术以下脱字甚多。乃与李锐商榷为之演草,改原术“从立方开之”为“各以天元入之”,又补脱衍漏,刊刻成三卷《缉古算经细草》于1803年出版。细草中张敦仁置王孝通“自注”于不顾,以天元术试解《缉古》各问,独具一格,与李潢《缉古算经考注》(1832)、陈杰《缉古算经图解、音义》(1815)并行天下,为后人研读《缉古算经》提供了一得之见。后鲍廷博将《缉古算经细草》缩为袖珍本收入《知不足斋丛书》内。1803年艺学轩刊本上题:张敦仁、焦循、汪莱、李锐同撰,该原刊本现存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另有《白芙堂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影印《岱南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话山草堂词抄

    一卷。清沈道宽(生卒年未详)撰。沈道宽有《论语比》。此其词集,共收词一百三十阕。慢词居三分之二,多用屯田、清真、白石之调,但并不宗主一家。有光绪三年(1877)刊本。

  • 阴符经集解

    三卷。宋袁淑真(生卒年不详)撰。原书题“朝散郎行潭州长沙县主簿袁淑真解”。《阴符经集解》,全称《黄帝阴符经集解》,又称《阴符经疏》。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为历代承传。即唐李筌三百字本和张果四百余字本

  • 岳武穆尽忠报国传

    七卷二十八则。不题撰人,据金世俊“叙”及“凡例”后题署,知编撰者为于华玉。于华玉,字辉山,金坛(今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任浙江西安、孝乌知县。该书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 雨花香

    四十种。清石成金撰。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别署良觉居士,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当顺治至雍正年间在世。清初小说作家,今日存其所著小说有《雨花香》和《通天乐》。白话短篇小说集《雨花香》全名《新刻扬州

  • 学易举隅

    ① 三卷。元鲍恂撰。恂字仲孚,崇德(今浙江桐乡)人。至元元年(1335)进士,荐为翰林,不就。王祎《造邦勋贤录》说鲍恂在明洪武初曾应召至京师,被授文华殿大学士,辅导东宫太子。但据《明史·吴伯宗传》,则

  • 说文答问疏证

    六卷。清薛传均(1788-1829)撰。传均字子韵,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嘉庆时诸生,博览群籍,于《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功力最深,尤精于小学。薛氏见《潜研堂集》有《说文答问》一篇,深明通转、假

  • 韵原表

    一卷。清刘凝(生卒年不详)撰。刘凝字二至,南丰(今属江西)人。著作尚有《稽礼辨论》、《石鼓文定本》。刘氏初作《文字韵原》一编,谓《说文》以形相次,《韵原》以声相从。由于《韵原》限于篇幅,其层次排列不免

  • 易经勺解

    三卷。明林欲楫撰。欲楫字平庵,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事。该书是其子林华昌记录而成,用人事解《易》,以发明理义为主,不涉及象数。但似仅得《易》之皮毛。《四库全

  • 笺卉

    一卷。清吴菘撰。吴菘,字绮园,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笺卉》一书。是书的主要内容是对黄山各种花卉图和题句加以注释和说明的。黄山僧人雪花曾经将黄山所产的各种花卉绘为图,当朝重臣、

  • 北游漫稿

    二卷。明郑若庸撰。字号籍里见《歙蜣集》条。是辑为歙人汪良迪所辑。前有王锡爵序,称山人八十高龄时居清源数年,故集中清源之诗不一而足。是为其晚年所作。《明诗综》载郑若庸有《歙蜣集》,不及此稿。然所录诸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