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胡绳集

胡绳集

八卷。《诗钞》三卷,明范壶贞撰。范壶贞生卒年不详,字蓉裳,号淑英,苏州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举人范选之女,胡畹生之妻。此书有明刻本《胡绳集》八卷,是用三色套板印刷而成的。卷首有范允临及陈继儒二人所作序言。每首诗都盖有陈继儒朱红印章及所写评语。此书久已失传。光绪五年(1879)胡畹生九世孙胡公寿曾得到此书(见重印本题识)。《胡绳集诗钞》三卷,有乾隆三十年(1765)天游阁刻本。书前有陈继儒、范允临所作序言及沈大成所写刻书序言。内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五言古体诗二十首,七言古体诗三十八首。中卷:五言律诗三十二首,七言律诗十六首。下卷:五言绝句诗三十四首,七言绝句诗三十七首。并附《游啸园赋》、《春闺梦》、《里人赋》几首。书末有曾孙胡维钟所作跋语。跋曰:“右《胡绳集》三卷,先曾王母范太夫人之诗也。太夫人平生所著繁富,胜国时吴中范长白先生选刻者什之六七。洊更丧乱,版毁兵火,百年以来,捃拾散亡,搜求遗佚,今存者仅什之三四矣。太夫人之诗,曾评骘于陈徵君,见采于竹垞《明诗综》,散出于海内诸家之选玉台,金管有炜,斐然无不及云间。而家集未订,徒溯音徽,剩馥残膏,推寻无自,此不肖之所深惧也。今幸荟蕞积年,排缵成帙,得付梓人,冀垂来叶。然而乔木靡存,杯棬何在,抚坠绪其如丝,掇什一于千百,比诸羽陵蠹简,贤劫余灰。邈林下之高风,宛海中之点墨。抑亦怜爱生悲,俯仰增感也已。乾隆三十年(1765)新秋。”从其序中可知此书由来。又光绪五年(1879)胡畹生九世孙胡公藩根据乾隆三十年刻胡本又重新命工重刻印刷,分贻同人。书前有其九世孙公寿所写题志。

猜你喜欢

  •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

    续补《古书疑义举例》的作品,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 养蒙集

    十卷。元张伯淳(1242-1302)撰。伯淳字师道。崇德(今属浙江)人。宋末举童子科。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授杭州路教授,大德中拜翰林侍讲学士。著有《养蒙集》。此集又称《养蒙先生文集》。乃其子张

  • 竹谱详录

    一卷。旧本题为元李衎撰。李衎生平,详见《竹谱》。李衎有《竹谱》十卷,《永乐大典》已采辑著录,故抄袭十卷之《竹谱》成一卷之《竹谱详录》,易如反掌,只是其“详”实难达到。对此,《四库全书总目》仅存其目,加

  • 蒙古源流

    八卷。明末萨囊彻辰(1604-?)撰。萨囊彻辰,成吉思汗后裔,亦称小彻辰萨囊,鄂尔多斯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贵族。此书成于清康熙元年(1662),初为蒙文抄本,乾隆年间译为涩文。材料取自《红册》、《黄

  • 台州府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张联元修,方景濂编纂,张联元,台州府知府。方景濂,儒学训导。此志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此志是为续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志而作,体例承袭康熙鲍复泰志,但增损甚少。如于城寨

  • 别雅

    五卷。清吴玉搢撰。吴玉搢(1699——1774)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又号钝根。江苏山阴(今江苏淮安县)人。于仕途不遇,晚年方得贡生,授凤阳府训导。生平究心金石、文字之学。尚著《说文引经考》二卷、

  • 舍是集

    八卷。清王翼凤(生卒年不详)撰。王翼凤,约生于清末,江苏仪征人。他世承儒素,十八岁入学宫,其间泛读九经诸子。主持家业,居业无恒,年青时曾浪迹山水之间,被褐行吟,幽忧劳苦;年壮后专心以八股求取功名,终无

  • 鸿称通用

    六卷。清内阁谥法官书。是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三卷,中册二卷,下册一卷。上册三卷分别为列朝庙号、列朝尊谥、列后尊谥,中册二卷分别为妃嫔谥、诸王谥,下册一卷为臣下所用之谥。清朝谥法,远法成周,旁征近代,逐

  • 宋史忠义传王禀传补

    一卷。清王国维(见《刘祁西使记校注》)撰。该书据《宋史》、《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吊伐录》等书撰成。禀即北宋王光祖之子,金人入侵时,禀坚守太原,城陷,投汾水而尽。其子孙随高宗南渡,遂世为海宁人。国维即禀之裔

  • 西汉节义传论

    二卷,清李邺嗣撰。李邺嗣字梁堂,鄞县(今浙江奉化县)人,《西汉节义传论》主要是论述了西汉时期一些著名的人物事迹,以其节义之概,论而辑之。王应麟因班固的《汉书》中没有记载西汉时一些人杀身成仁之美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