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药亭诗集

药亭诗集

二卷。清梁佩兰(1632年-1708年)撰。梁佩兰字芝五,号药亭,广东番禹人,另说广东南海(今佛山)人。童年时每日读书能记数千言。通经史百家,顺治十四年(1657),二十六岁乡试第一,以后参加会试却屡试不第,日与志同道和者砥砺文学,诗名播于海内,每有新作,争相传抄。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选庶吉士,馆中推为祭酒,不到一年,乞假归里,周游名山,得王士祯、朱彝尊的推重,与陈恭尹、屈大军被推为岭南三家。十五年后逢朝廷诏饬词臣,又就职入都,过了一个月,散馆即以他不会使用满文罢职,回乡结兰湖社,以诗酒为乐。好奖掖后进,客人如以他事相求,装病不见不听,如拿诗文求正,披衣倒屣,讲论不休。梁佩兰和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以及方殿元的长子方还、次子方朝同以诗名称“岭南七子”。《药亭诗集》二卷为休宁汪观所选,皆为近体诗,卷首有朱文小印,谓“古体嗣出”。可见此本不但不是全集,即使选本也没刻完。有康熙年间刻本。

猜你喜欢

  • 今献备遗

    四十二卷。明项笃寿(生卒不详)撰。项笃寿,字子长,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小司马奏章》、《全史论赞》等。《今献备遗》取“姑备遗忘”之义,编采了从明洪武到宏治年间的

  • 射林

    八卷。明朱光裕(生卒年不详)撰。朱光裕,字仁仲,苏州(今江苏苏州)人。万历中诸生。此书内容均为作者平日之见闻。分舆象系、君臣系、政事系、艺文系、礼乐系、疆戎系、田赋系等,均为发策决科而设,其中多沿袭旧

  • 武经总要

    四十卷。宋曾公亮(999-1078)、丁度(990-1053)等奉敕撰。《宋史》本传云: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举进士甲科,为政有能声。为人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累官

  • 论语褚氏义疏

    梁褚仲都撰。清马国翰编辑。仲都吴郡钱塘(今浙江钱塘)人。天监中,历任五经博士。《隋书·经籍志》载《论语义疏》十卷为褚仲都撰。新旧唐志并作《讲疏》以考梁陈撰《论语义疏》。讲疏者,梁有褚仲都、皇侃二家。陈

  • 志颐堂诗文集

    十五卷。附《题跋文》二卷。清沙元炳(生卒年均不详)撰。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人,光绪进士,甲午(1894年)补殿试入翰林,散馆授编修。工诗文,学识渊博,著有《志颐堂诗文集》。是集凡十五卷,文为上、中

  • 江冷阁诗集

    十四卷。清冷士嵋(1626-1711)撰。冷士嵋,字湄江,丹徒(今江苏丹徒)人。明末诸生。入清绝意仕进,以授徒教学自给,尝与张自烈、魏禧、魏礼、宗元豫、盛远诸人相互唱和。著有《江冷阁诗集》、《江冷阁文

  • 金匮心典

    三卷。清尤怡(详见《伤寒贯珠集》)撰。又称《金匮要略心典》,为尤氏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编撰而成。专门注释《金匮要略》。因纂注力求得其典要,故名“心典”。卷上载“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等七篇;卷中载“奔豚气病

  • 新本白石山房稿

    五卷。明张孟兼(约1350前后在世)撰。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洪武初(1368)徵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后累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白石山房逸稿》。据《明史·艺文志

  • 道门定制

    十一卷。南宋吕元素(生卒年不详)、吕太焕(生卒年不详)合撰。吕元素,字朴庵,江原(今属四川崇庆县)人,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时西蜀道士,编撰《道门定制》前五卷;吕太焕,吕元素弟子,其余不详,编撰《道

  • 湖南财政说明书

    二十四卷。清湖南清理财政局编。首载《详抚院咨送湖南全省财政说明书》文。下为例言及财政丁漕盐务各论说、平量比较表、各属解兑藩粮库款随解各费表,其卷一至卷十为入款,分为田赋类、漕粮类、租课类、盐课税厘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