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虎钤经

虎钤经

二十卷。宋许洞(970-1011)撰。《宋史》本传云:许洞字洞天,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案《四库提要》云:洞字渊夫,吴兴人。误。说详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父仲容,太子洗马致仕。洞幼时习弓矢击刺之伎。及长,折节励学,尤精《左氏传》。登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为雄武军推官。知州马知节谓其狂狷不逊,奏除名。归吴中数年,日以酣饮为事。景德二年(1005年),献所撰《虎钤经》二十卷,除均州参军。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献《三盛礼赋》,召试中书,改乌江主簿。卒,年四十二。有集一百卷。除是书外,另著《春秋释幽》五卷,《演玄》十卷。许洞平生以文章自负,所著诗篇甚多。欧阳修曾称其为俊逸之士,然观其仕履,甚不得志于当时。据其《自序》,大意谓《孙子兵法》奥而精,学者难以通晓;李筌《太白阴经》论心术则秘而不言,谈阴阳又散而不备。于是“上采孙子、李筌之要,明演其术;下撮天时人事之变,备举其占,或作于己见,或述于古人”,撰成此书。此书创意于辛丑(1001年)之初,成文于甲辰(1004年)之末,共二百一十篇,分二十卷。(案文渊阁《四库》本惟二百零九篇》。)此书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上虎钤经表》)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大都汇辑前人之说,而参以己意,实无多发明。惟第九卷所载《飞鹗阵》、《长虹阵》、《重覆阵》、《八卦阵》四阵及《飞辕寨》诸图,为许洞自创。其《四阵统论》自以为远胜李筌所纂,“四阵图者非古阵也,臣切见李筌纂聚诸家阵图,但有形势而已,其部伍行列、精微尺寸则莫然释”。洞所言恐也多迂阔之说,不足以施行。要言之,此书内容丰富,较完备地记载了攻守城战法、器具以及水战、火攻等法,创造了不少阵法(如飞鹗、长虹等四阵),汇集了许多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及识别方位等知识,有一定的军事价值。对后世的兵书如《武经总要》、《何博士备论》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书刊本极多,现存最早刊本为明嘉靖中刻本,藏上海图书馆。此外,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均藏有明刊本。浙江图书馆藏有明抄本。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清刊本。收入丛书者有《四库全书》本、《粤雅堂丛书初编》第七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猜你喜欢

  • 龙沙学录

    六卷。明王在晋(生卒年不详)撰。王在晋字明初,太仓(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由中书舍人,累迁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1623),擢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旋改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元年(1628),历刑、兵两

  • 战国策

    三十三篇。西汉刘向(前79-前8)编次。刘向字子政,初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出身于西汉宗室,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十二岁被任为辇郎,二十岁被擢

  • 字孪

    四卷。明叶秉敬(生卒年不详)撰。秉敬字敬君,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荆西道布政使参议。学问淹通,著书四十余种。主要著作有《字孪》、《韵表》、《书肆说铃》、《明谥考》

  • 四书心解

    不分卷。清王吉相撰。王吉相字天如,邠州(今陕西邠县)人。吉相曾问业于李中孚,潜心于性命之学。是书大概系其家居养病时所作。自序谓“心解者何?解心也。治心而不解心,恐讲习讨论之总无当于心”。其书自抒心得,

  • 都梁草

    二卷。《唱和集》一卷。清于养源(1831-1859)撰。养源,字山堂,江都(今江苏江都)瓜州人,祖籍江苏仪征县。于养源幼聪颖、工诗文,屡应童子试不中,后随父幕游于滁、泗,侨居盱山,志图进取。咸丰年间,

  • 益智编

    四十一卷。明孙能传(详见《谥法纂》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共四十一卷,分十二类,即曰帝王、曰宫掖、曰政事、曰职官、曰财赋、曰兵戎、曰刑狱、曰说词、曰人事、曰边塞、曰工作、曰杂事。每

  • 严州府志

    ①三十五卷,首一卷。清吴士进修,胡书源等纂。吴士进,严州府知府。胡书源,山阴县人。《严州府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全书三十五卷首卷,分为:卷一为星野。卷二建置,目为沿革表、郡县名表。卷三至卷

  • 吟窗杂录

    五十卷。明陈应行(约1126前后在世)编。陈应行字字里,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吟窗杂录》。是集收集诸家诗论而编成。前有绍兴五年(1135)重阳后一日浩然子序。序末有嘉靖戊申(1548)孟夏崇文书堂

  • 四书讲义困勉录

    三十七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清理学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推崇程(颢、颐)、朱(熹),力辟阳明,力图挽回王学之害。著有《四书

  • 临安集

    六卷。明钱宰(1299-1394)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至正间进士,因亲老不赴公车,教授于乡。明初征修《礼乐书》,洪武六年(1373)授国子助教,以赋《早朝诗》忤旨,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