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附记

诗附记

四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方纲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嘉庆四年左迁鸿胪寺卿。十九年重预琼林宴,赐二品卿衔。方纲平生精心汲古,宏览多闻,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都能抉摘精审。又是清代“肌理”说诗论的倡导者。著有《两汉金石记》、《经义考补正》、《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全集》、《通志堂经解目录》等书。是书虽兼采汉、宋,而不甚以考订为然。开章《周南·关雎》引《汉书》匡衡疏,谓衡此言虽为汉成帝言之,然班氏叙此文曰:“劝经学威仪之则。”是即为经训之明征矣。是书有《畿辅丛书》本,后收入《丛书集成初编》。

猜你喜欢

  • 清吟阁书目

    四卷。清瞿世英编。瞿世英(约1816-1886),字良玉,号颍山,钱塘人,家道不丰,却以手抄勤苦而闻名。积数十年,得书逾千种,于金石书画,靡不考索,校刊亦多善本。曾筑“清吟阁”以储藏书。此目成于清咸丰

  • 顺德府志

    十六卷。清徐景,曾纂修。徐景曾字省庵,江苏武进人,曾任顺德知府。《顺德府志》曾多次重修。乾隆十二年(1747)徐景曾任顺德知府后,参照《畿辅通志》及邻府所修《广平府志》,重新纂辑志书。乾隆十五年(16

  • 中庸臆解

    一卷。清张承华(详见《大学臆解》)撰。是书原附《中庸补释》后。首为诸家异训分章解,次为首章解,又次为喜怒哀乐未发已发解,又次为中和解,又次为尊德性而道问学解。书中多推广阐明朱子之义。如《中庸》与《大学

  • 通鉴直解

    二十五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政治家。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万历元年(1573)任内阁首辅。力主改革弊政,谥文忠。著有《张文忠公全

  • 性理会通

    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明钟人杰(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钟人杰字瑞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成于崇祯七年(1634),即在《性理大全》的基础上,而增加明人的学说。故袁宏道、陈继儒等皆跻于理学儒先

  • 金管集

    一卷。清顾成天(约1722年前后在世)撰。顾成天字良哉,号小崖,上海(一作娄县)人。顾成天有《离骚解》(已著录)。成天所作诗二千余首,尝以质于蔡嵩。蔡嵩为摘其中有关世教者八十三首,抄为此集。该书《四库

  • 咏怀堂诗集

    四卷。《外集》二卷。明阮大铖(1587-1646)撰。大铖字集之,别号皖髯,安徽怀宁人,明代大臣。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曾著有传奇,今知者九种,现存《燕子笺》、《春灯谜》、《牟尼合》、《双金榜》

  • 苑洛集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

  • 积学斋丛书

    二十六种,六十一卷。清徐乃昌(见《鄦斋丛书》)编。丛书汇辑清代学者著作,以考证为主,多罕见之本。如程际盛,关于声韵训诂的著作,不下数十种,丛书收入他的《周礼故书考》一卷。张宗泰,对《孟子》、《周官》、

  • 古韵通

    八卷。清柴绍炳撰。绍炳(1616-1670)字虎臣,晚年号省轩,浙江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明亡,归隐南屏,行医自给。学识渊博,尤精韵学。尚著《切韵复古编》、《通考辑略》、《省轩考古类编》、《经史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