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发疑

说文发疑

六卷。清张行孚(生卒年不详)撰。行孚字子中,号乳伯,安吉(今属浙江)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官两淮盐运大使。精于音韵和《说文》之学,著作尚有《说文楬原》、《说文审音》、《古韵十二部表》、《汲古阁说文校记》等。是书共有十八目:一、六书次第,二、指事,三、转注,四、假借,五、《说文》读若例,六、《说文》或体不可废,七、小篆多古籀,八、古文一字数用,九、同部异部重文中有古今文,十、《说文》与经典不同字,十一、《说文》与经典相同之义见于解说中,十二、《说文》解说不可过深求,十三、《说文》解说中通用假借,十四、字音每象物音,十五、《说文》逸字,十六、《说文》逸字识误,十七、唐人引《说文》例,十八、释字。其中颇多精义,有所启发。如关于指事字,谓“以一字指一事,见其事即可识其字”,“诸家说指事往往与会意、象形相混。然必两体皆字而可会合两字之意者为会意,字虽两体而或两体皆非字,或一体为字一体非字,但可察见其意而未尝有两字会合之意者为指事,此其所以异也。指事与象形亦有定例,其形本可变,而以字定其形者谓之指事;其形本一定难易,而以字依其形者谓之象形。指事之异于象形者,象形之形有定,指事之形无定也。”此书可补王筠《说文释例》之阙,很有参考价值。是书刊于光绪九年(1883),辑入《后知不足斋丛书》。

猜你喜欢

  • 续修汶上县志

    六卷。清闻元炅纂修。闻元炅字紫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六年(1717)任汶上知县。闻元炅掌汶上县,以邑志自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粟可仕创修后,又已百余年未修,虽山川、城郭依旧,

  • 律吕新书衍义

    一卷。清吕夏音(生卒年不详)撰。吕夏音字大昭,新昌人,雍正年间举人。是书取材于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并加以推阐。书中有五说六图,图后又附有论述和歌诀。他论律吕相生的次序,和蔡元定颇有出入。他自诩为发古

  • 搜玉小集

    一卷。不著编辑者名氏。郑樵《通志》已载,则其来旧。旧目题凡三十七人,诗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诗六十二首。盖毛晋重刊所厘定,所注考证颇详。然胡鹄等三人,有录无诗,晋并删其姓氏,已非阙疑存旧之意。又人

  • 雅似堂文集

    十卷。《诗集》三卷。明文德翼(约1649年前后在世)撰。文德翼,字用昭,江西德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嘉兴推官。著有《宋史存》等。是集为文集十卷,诗集三卷。德翼人品清逸,而学问

  • 长宁县志

    十卷,清李绍膺、吴觐光修,金试重修,谢仲坑纂,楚元士续增修,邓风续纂。金试,江南休宁(安徽休宁县)人,贡生,雍正九年(1731)知县。谢仲坑,广东阳春人,解元,雍正六年(1728)任教谕。民国三年(1

  • 邶风说

    二卷。清代龚景瀚(1747-1802)撰。景瀚字海峰,福建闽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官至兰州知府,送部引见,卒于京。景瀚工古文辞,有《淡静斋文钞》传于世。是书首有自序,称成于乾隆戊戌(17

  • 古今评录

    四卷。明商维浚(生卒年不详)撰。商维浚,字初阳,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著有《商氏稗海》、《古今评录》等书,其它事迹不详。此书皆借古事立论,仍不出明季纤巧之习,虽间或也有考证,但多疏舛。如论以船量物

  • 华氏文献表

    不分卷。清华孳亨(生卒年不详)编纂。孳亨,江苏无锡人。该书记无锡华氏一家。华氏为江南望族,至明中叶最为昌盛,名宦理学,代不乏人。清初则有殉节与高蹈不仕者,著书亦甚多。书列五格,首讳号,次科第官爵,次品

  • 十三科古方选注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 李提摩太传

    一册。英国苏特尔撰,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李提摩太于同治九年(1870)来华,民国五年(1916)返回英国,居中国四十余年,创设山西大学堂,主持广学会等,皆其一生显著事迹。另撰译不下百种,对戊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