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玄真经缵义

通玄真经缵义

十二卷。宋杜道坚(1237-1318)撰。杜道坚,字处逸,号南谷子,当涂采石(今属安徽)人,十四岁出家为道士,居武康计筹山(在今浙江省)升玄观,受赐辅教大师。元初入觐元世祖,赐玺书,提点道教,被授予高士真人及冲真崇正真人等号。杜道坚收藏和撰注的道经颇多,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通玄真经缵义》等,《通玄真经缵义》又名《文子缵义》。前人研究《文子》的学者,有北魏李暹作《文子注》,将计然、文子二人合称为一人,认为文子姓辛名研。唐马总《意林》称李暹之说谬甚。唐颜师古作《汉书注》,称文子与孔子并时,但又提出“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的疑问。唐柳宗元指斥《文子》为“驳书”,认为其书不纯。杜道坚撰《文子缵义》,认为范蠡师计然见于《史记》,同意颜师古关于文孔二子同时的说法,认为徐灵府因有与平王问答而称计然为周平王时人误甚。认为所说的与平王问可能是指楚平王,文子、计然是同一人。传说计筹山是因文子计然曾筹度于此而得名。所以杜道坚自称在那里修道是为了访文子之遗踪,建白石通玄观。因获《文子》故编,闲暇时分章缵义而成其书。杜道坚采用《文子》十二篇本,录其原文,依段分章,于每章之后作缵义。集众家解说,又申已意,文理通畅,不失道家旨意。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散失,清《四库》馆据《永乐大典》仅录七篇,又据它本补《文子》原文以足十二篇之数。而明《道藏》本中仍存全书十二篇,可惜《四库全书》撰修时未审其详。后世学者对《文子缵义》一书颇为推重,认为此书是北魏以来保留最全的《文子》注本,认为观此书所载《文子》原文,如见诸家善本,对于后世研究《文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道藏举要》本,《二十二子》本、《二十五子汇函》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等(皆题《文子缵义》)。

猜你喜欢

  • 练阅火器阵纪

    一卷。清薛熙撰。薛熙字孝穆,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此书所载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江南提督张云翼教练炮弩之事。书中所载诸般火器及军中诸般阵法颇为详尽。对研究清初军事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

  • 西湖佳话古今遗迹

    见《西湖佳话》

  • 续隶经文

    一卷。清江藩撰。江氏已有《隶经文》,此书为其续编。凡论《尚书》四篇,论《春秋》一篇,与阮侍郎书一篇。其《顾命康王之诰辨》引申江艮庭之说,以驳苏轼。其《尚书今古文辨》认为所谓今古文,乃篆隶之别,经文无异

  • 诗辨妄

    六卷(已佚),郑樵(1103-1162)撰。郑樵字渔仲,晚年居于闽夹漈山中,学者称为“夹漈先生”。南宋史学家。他于史学推崇司马迁、刘知几;于学术注重实地考查、不空谈心性。对天文、地理、博物,音韵也有丰

  •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三卷。五代后蜀彭晓(生卒年不详)撰。彭晓,字秀川,号真一子,永康(今四川灌县)人。飞鹤山道士,仕后蜀孟昶,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受赐紫金鱼袋。撰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又称《周易参同契通真义

  • 灵棋经

    二卷。旧本或题汉东方朔撰,或谓淮南王刘安撰,《四库全书总目》云:撰者“其说纷纭不一,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隋书·经籍志》子部五行类载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日本国见在书目》有“《八公灵棋卜经》

  • 宋史纂要

    二十卷。明王思义撰。思义字允明,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宋史》删节为二十卷,使卷帙浩繁的《宋史》由烦冗归于约略,但缩之太甚。《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为江苏巡抚采进本,其它版

  • 甲申保定城守纪略

    一卷。清戴名世(详见《孑遗录》)撰。书中叙明故光禄寺卿张罗彦及其兄进士张罗後,弟诸生张罗善、武进士张罗辅等守保定事。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迅猛发展,明廷重为设防,自京畿以达山海关、永

  • 说文谐声孳生述

    二十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号默斋,句容(今属江苏)人。道光间进士,官至云南曲靖知府。受业于凌曙、刘文淇之门,著作尚有《公羊义疏》、《句溪杂著》、《白虎通疏证》等。是书乃刺取《

  • 书契原旨

    十四卷。清陈致煐(生卒年不详)撰。致煐字小云,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编与徐锴《说文系传》之《部叙》性质略同,以《说文》开卷“一”字的说解“惟初太始,道立于一”、终卷“亥”字的说解“亥而生子,复从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