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闲道录

闲道录

① 十六卷。明沈寿民(生卒年不详)撰。沈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今属安徽)人。崇祯(1628-1644)中实行保举法,巡抚张国维以沈寿民应诏。入京师,弹劾杨嗣昌夺情,熊文灿抚贼,疏中语抨击阮大铖。福王时,故阮大铖欲杀之。他改变姓名遁迹以免。此书为排斥佛、道二教而作,故名以《闲道》。取先儒格言分条节录,凡不惑于二教者皆载之,以为世训。不能无惑者,亦录以示戒。清雍正六年(1728),其孙沈廷璐校刊,并取沈寿民诗文、杂记等条补诸卷末。② 三卷。清代熊赐履(1635-1709)撰。熊赐履见《学统》条。此书以儒家“明善”、“主敬”为宗旨,激烈抨击王守仁的“致良知”等学说,进而宣扬宋儒朱熹学说。全书议论较为激烈,其中关于“儒”与“禅”异同的辨述,较为清楚,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石经公羊残字

    一卷。清马国翰辑。残碑三百七十五字,为隐公四年、桓公元年、哀公十四年之文。文字有与今本异者,如“石踖”之作“石踖”,“昉”之作“放”,“杀”之作“试”,“逮”之作“”等。下附校记一条,后记一条。校记考

  • 元释集

    一卷。明释克新撰。克新,俗姓余,字仲铭,自号江左外史,又称雪庐和尚,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在嘉兴水西寺出家为僧。明洪武初年奉诏到南京,派往西域招谕土蕃,其他生平事迹不详。著述除《元释

  • 朝鲜赋

    一卷。明董越撰。董越字尚矩,宁都(今江西宁都县北)人。明宪宗成化已丑进士,生卒年不详。累官南京工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正月,董越以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同刑科给事中王敞奉使至朝鲜,五月还朝

  • 宠寿堂诗集

    三十卷。清张竞光(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张竞光,字觉庵,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工诗。此集每首诗后均列评语,其评语实属不必,多显冗杂,且喧宾夺主。这是明朝末年诗社积习的延续。有清初钞本。

  • 列仙传

    二卷。旧本题汉刘向撰(不确)。汉代学者司马迁撰《史记》,开创以纪传体的形式,为国修史,为人立传。后世学者修史立传多仿《史记》,沿用其文体。刘向曾撰有《列女传》,也借鉴于纪传体。《列山传》仿《列女传》体

  • 三报恩

    二卷。清毕魏(生卒年不详)撰。毕魏字万后,别字晋卿,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曾与李玉、朱素臣、叶雉斐等三人集体创作《清忠谱》。《三报恩》题姑苏第二狂笔,同邑龙子犹窜。全剧由三十六出构成,取材于冯梦龙《

  • 眼科龙木论

    十卷。旧题葆光道人秘传。葆光道人事迹不详。关于此书作者,有人认为系宋元人,亦有人认为明万历人。此书又名《秘传眼科龙木总论》、《秘传眼科龙木集》、《秘传眼科龙木论》等。另有同名书四卷,约隋唐人撰,原书已

  • 后知不足斋丛书

    八函,七十六种,一百七十一卷。清鲍廷爵编。鲍廷爵字叔衡,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浙江候补知县。鲍廷爵的父亲鲍振芳也是一位藏书家,收集古籍甚勤,鲍廷爵承其父志,继续收集古籍,进行校勘,成《后知不足斋

  • 黟县续志

    十六卷,清吕子珏修,詹锡龄纂。吕子珏,江苏武进县人,监生,道光四年(1824)来知黟县事。詹锡龄,江西安义县人,嘉庆三十三年(1554)来任黟县知县。黟县旧志,自明正德间陈九畴始创修,经万历,清康熙八

  • 大唐开元占经

    见《唐开元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