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靖康缃素杂记

靖康缃素杂记

简称《缃素杂记》,十卷。北宋末南宋初黄朝英(生卒年不详)撰。黄朝英,建州(今福建建瓯)人。生平事迹不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仅谓其为绍圣(1094-1908)后举子。其余皆不清楚。此书杂记经史、文化、经济、科技、草木、医药等诸事,分黄阁、蚩尾、藉田、汤饼、人日、祖腊、端午、石鼓、虑囚、贵学等九十事。袁文《瓮牖闲评》、王楙《野客丛书》于此书间有驳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讥此书为王安石之学,又讥其解诗芍药握椒为鄙亵,刘敞《七经小传》亦摭拾此条为谐笑。《四库全书总目》谓其书,颇引王安石《三经新义》及《字说》,尊王安石为舒王,解诗绿竹一条,于王安石之说尤为委曲回护,诚为尊崇王安石之学者。然所说自芍药握椒一条外,大抵多引据详明,皆有资考证,固非漫无根底、徒为臆断之谈。刘敞本与王安石观点不同,晁公武又自以元祐党家,世与王安石“新学”相攻击,所以,特摭拾其最谬一条,以相排抑。《四库全书总目》所言,不失为公允之论。其书足资参考。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宝颜堂秘笈》、《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本作《靖康缃素杂记》十卷,《学海类编》本作《缃素杂记》十卷,《唐宋丛书》、宛委山堂《说郛》本节选《缃素杂记》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吴企明点校本,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菌阁琐谈

    一卷。清沈曾植(1851-1922)撰。沈曾植字子培,别号乙盦,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证》、《海日楼

  • 证治准绳

    一百二十卷。明王肯堂(生平事迹详见《尚书要旨》)撰。王氏自幼学习医学,弱冠即能治疗其妹之乳痈,以医术名于世。此书又称《六科准绳》、《六科证治准绳》。为丛书。共六种,包括《杂病证治准绳》八卷,《杂病证治

  • 兰芷零香录

    三卷。题“蓬道人戏编”,据考,作者为杨恩寿。杨恩寿(1834-1891)字鹤俦,号鹏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晚清戏曲家,著有传奇集《坦园六种曲》,戏曲论著《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等。该书为笔记,所

  • 尚书辑录纂注

    六卷。元董鼎(生卒年不详)撰。鼎字季亨,别号深山,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末元初经学家。仕履及主要事迹均不详。鼎私淑黄干、董铢,黄、董皆朱熹门人,故其自序称“得朱子再传”,其学宗主朱熹。《尚书辑录纂注

  • 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朱子文公传道经世言行录

    八卷。清舒敬亭撰。舒敬亭字孝徵,铜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朱熹言行汇编,第一、二卷为年谱、行状;第三卷为道学渊源;第四卷为伊川行状及道体;第五卷为学存养克己;第六卷教人儆戒;第七卷

  • 南北史合注

    一百九十一卷。李清撰。李清,字心水,号碧,晚号天一居士。明末清初史学家。明崇祯进士,官至大理寺左丞。入清不仕。有《澹宁斋集史论》、《女世说》、《史略正误》、《正史外史摘奇》、《二十一史同异》、《南渡录

  • 五经辨讹

    五卷。清吕治平(生卒年不详)撰。号愚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德清县教谕。此书考论五经疑义,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一一辨驳其是非,至于经文之旨,并不见阐发,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

  • 崖州志

    十卷。清宋锦、李如柏修,黄德厚纂。宋锦,河南武陟人,进士,乾隆十八年(1753)任知州。黄德厚,学政。明代钟芳撰《崖州志略》四卷,久佚,康熙间县令张擢士、李如柏先后重修,其书也不得见。乾隆间,知州宋锦

  • 桂阳石洞记

    一卷。清彭而述撰。彭而述,字禹峰,南阳人。明崇祯间进士,任阳曲知县。清代官至云南布政使、贵州巡抚。所作诗文,皆雄奇峭拔,著有《读史亭诗文集》。康熙初年,任上湖南道、湖南提学等职,是记为此两任之间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