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馆选录

馆选录

三卷。清沈廷芳(1702-1772)撰,后有佚名者续编。沈廷芳,本姓徐,字椒园、畹叔,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监生,召试博学鸿词科,由庶吉士授编修,后官至按察使。通经工诗,著有《理学渊源》、《十三经注疏正字》、《续经义考》、《隐拙斋诗集》等。本书撰于乾隆十一年(1746)作者任翰林时。作者以清代词臣之设,虽沿旧制,然百年之内人材倍出,宰辅之任多由是选,而其他列卿尹膺疆寄者不可胜数,得人之盛,超逾历朝;又因乾隆九年新修翰林院落成,高宗亲临赐宴赋诗,仕宦者皆以科目为荣,而科目至词臣则更为荣耀;因思诸科进士皆有题名之碑、登科之录,而庶吉士为词臣发韧之始,却无专书记载,故广为搜辑,编成本书,以备后人有所稽考。本书专记清代各科庶吉士之选,凡由进士选为庶吉士者,均录其姓名、籍贯。沈氏原辑,自清初至乾隆初,后有人续至同治十年(1871),然不著续者姓名。卷一自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起,至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卷二自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起,至同治十年辛未科。卷三则收录由特授而改补馆职者,如陆锡熊等以纂修《四库全书》有功而改授馆职,以及旗员授馆职者,即所谓“外班翰林”。本书将清代的词臣集中于一册,对了解各级官员的出身、文化结构提供了方便。据《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有同治间刊本。

猜你喜欢

  • 读中庸记

    一卷。清范泰衡(详见《读大学记》)撰。是书大都本于《章句》,稍参考《辑略》、《或问》之旨。也是分节为说,而理较显豁。驳语类言戒惧是由外以尽于内,慎独是由内以及于外。称经文首言须臾不可离,归重于不睹闻与

  • 闺秀正始再续集

    四卷。清单士厘撰。单士厘,字受兹,生卒年不详,浙江萧山人,嘉兴县学教谕举人恩溥之女,出使大臣归安钱恂之妻。单士厘先后随同钱恂前往日本及欧洲数次。光绪二十年(1894),即已往日本,比秋瑾、何香凝均早,

  • 绩学堂文钞

    六卷。《诗钞》四卷。清梅文鼎(1633-1721)撰。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今安徽省宣州市)人,清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曾被大学士李光地推举给朝廷。康熙四十四(1705)年康熙南巡,文鼎

  • 柳塘诗集

    十二卷。清吴祖修(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吴祖修,字慎思。江苏吴江人。本集是其子吴大庚编纂,后有大庚跋。称祖修在时,曾版行五七言古诗,已而悔之,谓诗当以编年为次,不当分体。今所编诗十二卷,其本出自祖

  • 安序堂文钞

    二十卷。清毛际可(1633-1708)撰。毛际可字会侯,号鹤舫,遂安(浙江省金华市)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河南彰德府推官,后历任固城、详府等知县。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不第,

  • 昆仑山房集

    三卷。清张笃庆(详见《班范肪截》)撰。张笃庆学识渊博,才藻富有,工于古文。也工于诗。诗以盛唐为宗,尤擅歌行体。诗、文皆知名于当时。《昆仑山房集》以其居室旁有小山,号昆仑而得名。本集有文无诗,疑编次未竟

  • 卜法详考

    四卷。清胡煦(详见《周易函书约注》)撰。用龟占卜是一种古老的占卜之法,汉代以前极盛行。历代有关占卜的著作也极丰,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所列为多,但后世皆失传,个别存者也大都芜杂失据。此《

  • 益雅堂丛书

    四集,二十种,八十六卷。清傅世珣(见《玲珑山馆丛书》)编。丛书所收多为小学、训诂方面的著作,共分四集。第一集收清翟灏《尔雅补郭》二卷、宋陆佃《埤雅》二十卷等,共五种。第二集收清钱树棠《说文通论》一卷等

  • 明季忠烈纪实

    二十卷。清徐秉义(生卒年未详)撰。秉义,字彦和,号果亭,江苏昆山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秉义兄弟三人,先后为《明史》总裁官,藏书甚富。秉义有《培林堂书目》,收录明代史

  • 安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杨英灿纂修。杨英灿,曾任安县知县。安县志始修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张仲芳,分十六目,以四门统之。除建置外,另以庶富教为三门。嘉庆十七年(1812)四川修通志,檄徵邑乘,杨英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