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桓范
见《世要论》。
见《世要论》。
二卷。明嘉靖中朝鲜生员徐敬德撰。徐敬德,字号、生平均不详。年五十六,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荐,授奉参,力辞不就,居于花潭,因以为号。是集杂文、杂诗共二卷。其文中《原理气》一篇,末有附记,称曰先生。《鬼神
二十四卷。《外集》一卷。明汪循(约1510前后在世)撰。汪循,字进之,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永嘉知县,官至顺天府通判。汪循有直声。正德初(1506),太监刘
三十卷。清朱方增(生卒年未详)撰。方增字寿川,号虹舫,浙江海盐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史馆纂修官。于臣工列传,择其关乎朝章掌故,国计民生者,随时录存。所施之政,所奏之章,其事行
三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皆取杨慎丹铅诸录,稍加颠倒,窜乱其原来次序,抄合而成的。是伪书中最为拙劣者。大概是奸黠的书贾为了渔利而伪造的,收藏家未及辨识罢了。
九卷。清杨名飏(1773-1851)撰。名飏字崇峰,云南石屏州(今石屏县)人,举人,官至陕西巡抚,道光十六年革职。他著不详。本书是名飏守汉中时所辑撰,前有道光十年自序和道光七年重刊时崇纶所作序。书前有
十卷。明顾起元(1565-1628)撰。顾起元字太初(一作邻初),南京金吾卫人。万历二十六(1598)年进士,官南京国子监祭酒,累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乞休归。起元学通古今,孜孜不倦。年六十
七卷。清熊文登(生卒年不详)撰。文登字于岸,南昌(今属江西)人。是书详辨字音字义字形,分为十门:(1)误写辨,(2)误读辨,(3)一字数音数义辨,(4)宜写古文奇文辨,(5)宜读经史真字辨,(6)形相
不分卷。清张彦烈撰。此书所述乃其父张渠事迹。张渠,字浚川,顺天三河(今属河北)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副贡生,援例捐中行评傅选太常寺博士,再捐副使道,补兴平仓监督,调大通桥监督,补刑部郎中。后历任
十二卷。明严讷(1511-1584)撰。严讷生平详见《春秋华国》(辞目)。此集共十二卷。据《明史·严讷传》称“讷入直西苑,所撰青词皆称旨,然文格未能拔俗。”此集所作多为应酬之作,格调不高。末附诗四十六
五卷,清张鹏翼撰。张鹏翼,字蜚子,晚号警庵,连城(今福建连城县)人,贡生。出生于明末,在社会动荡不安中,他仍不废学业,锐志问学,自治严整,读《四书五经》,多有所获;其著作有《说略》、《理学入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