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龙图耳录

龙图耳录

一百二十回。原系石玉昆的说唱本。石玉昆(1810-1871),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清道光、咸丰年间说书艺人。石玉昆善于说书,尤以说《龙图公案》名重一时,有人把他的说书笔录下来,就是这本《龙图耳录》。书皆为白话,无唱词,盖记录时略去。该书从宋朝宫中“狸猫换太子”叙起,前十九回以此案为主要线索,引出包公出世,断许多涉及朝廷显贵的要案,后审明“狸猫换太子”案,李后还宫。以下部分主要是展昭、白玉堂、丁兆兰、丁兆惠、欧阳春、蒋平等侠客故事,集中写与谋叛的襄阳王的斗争。包公故事在明代已有《龙图公案》,石玉昆所讲虽仍名为《龙图公案》,实际已面目大改,由原来那些零碎拼凑的独立断狱故事演变成了情节比较连贯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中心内容也由公案变成了公案、侠义合流,特别是二十回之后的大半部,包公已成陪衬人物,舞台让位给一群侠客。其书主旨在于颂清官侠客扶危济困,除暴安良。虽然其中包含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宣教,但其倡导正义,克制邪恶,特别是抑制豪强的思想颇受历代读者欢迎。其书语言通俗晓畅,声情并茂,故事富有传奇性,故鲁迅评它“正接宋人话本余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中国小说史略》)后来的《三侠五义》就是以该书为蓝本润色改编而成的,它在包公的公案故事向侠义故事转化的演变史上起着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作用。此书在当时未有刊本,只以抄本流传。今见的抄本有:孙楷第藏本;汪原放藏本(亦即谢蓝斋抄本);傅惜华藏同治六年(1867)抄本(佚)。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傅氏所校汪原放本排印出版。

猜你喜欢

  • 吴文端集

    四十卷。明吴一鹏(1460-1542)撰。吴一鹏,字南夫,号白楼,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选庶吉士,累擢礼部左侍郎,进尚书,出为南京吏部尚书,致仕,谥文端。一鹏为官力争大礼

  • 武库纂略

    十卷。附九边考 一卷。原题明古宣张一龙云昭撰。张一龙始末未详。此书前有周镳、詹应鹏《序》、《自序》,及其子张思琳所撰《武库纂略述略》各一篇。《述略》谓有明一代文运之隆,迈越前代。而于武略一道甚不讲求。

  • 宋宰辅编年录

    二十卷。南宋徐自明撰。徐自明,字诚甫,号慥堂,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富阳主簿,除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终永州知州。除此书外,尚编著有《零陵志》十卷,《浮光图志》三卷。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上起太祖建

  • 东林同难录

    一卷。清缪敬持(生卒年不详)撰。敬持江苏江阴人。明朝天启年间,宦官把持朝政,东林党诸多俊杰被难。其后人辑有《同难录》,桐城左氏刻之。康熙七年(1668年),敬持订补其缺,重新刻印。现有江阴耕学草堂重刊

  • 写韵轩小稿

    二卷。清曹贞秀(1762-?)撰。贞秀字墨琴,安徽休宁人,王芑孙之妻。工诗,能书,善写梅,著有《写韵轩集》、《十三行临本》等。该集诗、文各一卷,是王芑孙刊刻。前面有芑孙作序,可知是贞秀未嫁以前所作。集

  • 肇论

    一卷。姚秦释僧肇撰。僧肇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注》条。《肇论》为僧肇的论文集。卷首载《宗本义》解说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五名一义之宗旨,概括全书大意。后载四篇论文:第一,《物不迁论》,发挥般若性空

  • 桂之华轩诗集

    四卷。《补遗》一卷。清朱铭盘(1852-1893)撰。朱铭盘字日新,号曼君。江苏泰兴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入吴长庆金州军幕,以积劳成疾,卒于军中。朱铭盘,年少家贫嗜古,诗才绝世。尝从方浚颐受业

  • 崇祯十二年陕西乡试

    一册。编者不详。此科监临官为王倓,考试官为熊文举、李仲熊,中式举人为邢应斗、王公选等。现有明崇祯年刻本。

  • 遂溪县志

    ①四卷,清宋国用修,洪泮洙纂。宋国用,满洲正白旗人,监生,康熙二十三年(1683)知县。洪泮洙,广东遂溪人。遂溪历来无志,只能从府志中得其概,阙略不详。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大清一统志》,通行直

  • 四分律合注戒本疏

    四卷。唐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道宣于贞观八年(634),在修治《四分律合注戒本》的同时,并开始了对《四分律合注戒本疏》的著述工作,终使两书于同年面世。本疏修成时为三卷,永徽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