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勒卓克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变】①亦作〔博尔卓克〕(259,260)。②清满洲正蓝旗、驻防伊通满洲镶黄旗中均有伯尔卓克氏(259),〔伯尔卓克〕似即博勒卓克之异译。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变】①亦作〔博尔卓克〕(259,260)。②清满洲正蓝旗、驻防伊通满洲镶黄旗中均有伯尔卓克氏(259),〔伯尔卓克〕似即博勒卓克之异译。
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ōu欧冶子之后,转为区氏,望出渤海。又云,今岭南多此姓。(见《万姓统谱》)▲<汉>区博,王莽时为中郎。<南齐>区金、南海人,琛州刺史。<明>区大任,顺德人,南
读音:Ténɡsǒu【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孟连公信区公良村(161)。
读音:Wūěrgǔchèn【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木楞、讷殷、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乌尔古辰〕(180)。②清正黄旗满洲闲散阿兰泰之妻为吴尔古禅氏(260)
读音:Qiú【综】 源出不详。台湾嘉义(64)、湖南长沙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隐》亦收载,未详其源。汉代有酋非、酋涂; 唐代有酋龙。
读音:Yímén【源】 居于移门者以为氏(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张澍语云: “居于移门者以为氏。”
读音:Mǐlǐhuá怒族姓氏。今云南之碧江有分布。传说乃茂英冲之后。“米里华”为怒族语之音译,汉意为“马鹿”,即以马鹿为图腾的氏族,遂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怒族》。
读音:Yàlāgé现行裕固族姓。意为勇敢、强盛,是裕固族最古老姓氏之一。出自唐代回鹘可汗的姓“药罗葛”,或作“药乐葛”;宋代译作“夜落纥”,或作“夜落隔”,今则译作亚拉格,或为亚赫拉格。本
读音:Shūfāqí【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黑子之妻为书发齐氏(260)。又,镶黄旗满洲马甲塞楞泰之妻为书法齐氏(260),〔书法齐〕似即书发齐之异译。
读音:Péirú【综】 四川、甘肃一带白马人姓,汉姓为余(220)。
读音:zhū【源】 战国时小邾子之后有侏氏,见《路史》(17,60,62)。【人】 侏俣,宋时新淦县尹(15,21,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