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
【源】 ①唐时吐蕃松赞干布名相噶禄东赞之后有噶氏(397)。②汉族姓,见《续通志·氏族略》(24)。③清时蒙古人姓(260)。【布】 台湾台北(68,261)、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人】 公哥朵儿只,噶氏,元时乌思藏人,至正中官司徒,编有《甘珠尔》等藏文著作(397)。噶群,清时汉族人,官把总(24,6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清通志·氏族略》亦收,归“上声”部。汉族姓氏。未详其源。
清代有噶群,任把总。
【源】 ①唐时吐蕃松赞干布名相噶禄东赞之后有噶氏(397)。②汉族姓,见《续通志·氏族略》(24)。③清时蒙古人姓(260)。【布】 台湾台北(68,261)、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人】 公哥朵儿只,噶氏,元时乌思藏人,至正中官司徒,编有《甘珠尔》等藏文著作(397)。噶群,清时汉族人,官把总(24,6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清通志·氏族略》亦收,归“上声”部。汉族姓氏。未详其源。
清代有噶群,任把总。
读音:Dùn【源】 顿,春秋时姬姓国(故城在今河南项城西北),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5)。【望】 魏郡、云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读音:Cán/Tsarn,Tsan【综】 源出不详。或即惭氏。
读音:Suǒlónggǎ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蒙古人部落名,后以为氏。又,为高丽奇氏所改。《续通志》注云:“元顺帝次皇后奇氏,改奇氏为索隆噶氏。”又注:“顺帝鄂
读音:Lílóu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岳渎经》云:“夏禹臣有犂娄氏。”当为犂娄氏之始,以名为氏。
读音:Lèzī【源】 彝族姓(375)。
读音:gǒng bó晋大夫巩朔,称巩伯,后有巩伯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Ākǎ现行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为姓。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Bāyán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尔伦(一作克噜伦)(23,63,260)。【变】 清镶白旗蒙古骁骑校巴达克之妻为巴延图氏(260)、〔巴延图〕似即巴颜图之异译。
读音:zī【源】 淄州,隋、唐时置,故治在今山东淄川。当以地为氏,见《姓苑》(15,21,60)。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姓苑》注云: “州名,以地为氏。”淄州,唐置,即今山东淄博。
读音:Xíngjiā【综】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白哈之妻为邢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