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里
【源】 即淹里,本邑名(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居者以为氏(60,62)。【变】一作〔淹里〕(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淹里,本邑名,居其地者以为氏。”
《姓氏词典》音yānlǐ,不从。参见“淹里”。
【源】 即淹里,本邑名(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居者以为氏(60,62)。【变】一作〔淹里〕(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即淹里,本邑名,居其地者以为氏。”
《姓氏词典》音yānlǐ,不从。参见“淹里”。
读音:Zhūgě【源】①黄帝有熊氏之后有詹葛氏,齐人语讹诸葛,见《世本》(12,62)。②夏商时诸侯葛伯之后(12)。居诸县(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30里),谓之诸葛。又云,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徙阳都(故
读音:Jī【源】 ①商时饥国,亦称耆国(7)。即商周时古黎国(17,80)。故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黎侯岭下。周文王伐饥,见《史记·殷本纪》(7)。子孙遂以国为氏(21)。至春秋时周封康叔于卫,分以商民七
读音:Fǔ《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汉有拊离。”未详其源。
读音:Róng戎姓源于子姓。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其后世子孙改“子”为“戎”,以戎为姓。戎姓早期主要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活动。戎姓历史人物有戎昱,唐诗人
读音:Mǐ米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隋唐时,西域有一个米国(在今新疆北部与乌兹别克交界一带),唐时其子孙内迁中原,世代繁衍,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形成米氏。二是源于芈姓。
读音:juàn【源】 ①系自姬姓。周武王弟卫康叔之后有眷氏(60,62)。②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茂眷(一作茙眷)氏为眷氏(7,60,62)。亦见《姓苑》(15,21)。【望】 代郡(17,418)。罕见
读音:Mìmì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西)夏主德明妃,密密氏;又,贡宋史密密乞遇。”未得其详。
读音:Pénɡkèy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后又分出彭克依朗(亦作彭气龙)、彭克依塞二姓(158,159)。亦作〔彭气〕(160)。
读音:Nèi/Ney【源】 见《姓苑》(17,21,24)。 【布】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人】内宜之,汉时谋士,见《奇姓通》(21,24)。
读音:qián wū【源】 春秋时鲁大夫有鍼巫氏(7,24,60,62)。【变】 后改为鍼氏(7,24)。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左传》注云: “鲁大夫有鍼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