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Qióngbō古代羌族姓氏。隋唐时西域有唐旄国,其贵族领主有穹波·邦色,当以领地为姓,本为羌族,后归降吐蕃赞普,因功而为吐蕃大臣。见《中国通史》。
读音:jì春秋时主骑之官,子孙以为氏。(见《姓氏考略》)骑氏,《史记》有燕将骑劫。(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Sūlóng珞巴族姓氏。当由 “布瑞” 所改,本部落名,或以为姓。(按: 苏龙部自称为“布瑞”。布瑞人全部沦为奴隶后,才被其他部落的人称为“苏龙”,意为“在森林里腐烂的人”。见 《中
读音:Hédú/Hotu【源】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Shèngbēn【源】 古帝高阳氏(即颛顼)之妃为胜奔氏(17,60,62)。【变】 亦作〔胜濆〕、〔胜坟〕等(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高阳氏妃胜奔
读音:yáo国名,以国为氏。(见《国语·韦昭注》)▲<汉>铫期,郏人,虎牙大将军。
读音:Chéngzǐ【源】 商汤之师成子之后,见《姓考》(17)。《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考》亦收。其注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汤师成子之后’。”汤,
读音:Tiánkuì《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Shābǐqìn/Sabicin【综】 蒙古族姓。汉姓为勺,内蒙古巴林右旗都希苏木有此姓(384)。
读音:Tǔhè【综】 代北姓。北魏时有吐贺真(7,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魏有吐贺·真。”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