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岁
读音:ài suì
宋微子之后有艾岁氏。(见《路史》)
宋微子之后有艾岁氏。(见《路史》)
读音:Jù【源】 邭系地名,见《说文》(80),或以地为氏。【布】 山西洪洞有此姓(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其注称: “今山西襄垣有此姓。” 未详其源。
读音:Yīkèlièhǎlǎ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作“也可林合剌”。
读音:Bèng《姓氏词典》 引 《元史》收载,其注云: “元有迸不刺。”未详其源。
读音:Rǔyān【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Zhōng【源】 ①见《姓苑》。与锺(钟)同(15,21)。②台湾土著(65)、畲(325)、土家(387)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贵州沿河(387)、浙江江山(325)、台湾(68,261)、
读音:Hǎnlùlǔ【综】 元时蒙古人姓(57,399)。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哈喇鲁特〕(24)。【人】 老的沙,罕禄鲁氏,元顺帝母舅,至正中任中书平章(399)。
读音:sài【音】 又音Sāi (86)、Sài(16,81)。【源】①天竺胡人姓。即释种,亦称塞种(60,62)。亦见《姓苑》(6,7,12,15)、《正字通》(81)。②秦末汉初南越人有塞氏(7
读音:Hóngnóng【源】 见《姓氏英贤传》(6)。疑即弘农氏。
读音:Guī【源】①古帝舜生于沩汭,亦作妫汭,因氏(6,7,11,12)。一说,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氏(21,60)。②周武王时有虞遏父者,为陶正,武王封其子满为陈侯,复姓妫,以奉虞帝
读音:é河南郑州有鹅氏。(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