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ài

赖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氏,一是出自姬姓。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于赖国,后为楚国所灭,其国人遂以赖为姓。二是源自姜姓。炎帝后裔赖山氏东迁至河南建立赖国,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

赖姓发源于今河南境内。秦汉时期,赖姓已有迁居南方者。魏晋南北朝时期,赖姓为避乱南迁,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均有赖姓分布。宋元时期,赖姓又有人大量南迁,使赖姓称盛于南方。明初,赖姓有部分人家迁居四川、云南一带,还有很多融入阿昌族。清朝初年,赖姓有部分人家渡海入台。如今赖姓以广东居多。

赖姓历史人物有赖裴,唐乾元年间进士,被任命为崇文馆校书郎,未赴,归乡不仕,人称其所居之地为“秘书里”。赖文,南宋人,曾两次领导过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农、茶贩起义,后被诱降,死于江州。赖瑛,明永乐年间进士,直言敢谏、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官至参政。赖礼,明代人,历任武功、沅江知县,刚正无私,两袖清风,广受百姓称颂。赖和,中国台湾作家。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倡导并发动了白话文学运动,反殖民主义、反封建倾向鲜明,其创作宗旨坚持“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后被日本统治当局迫害,出狱后即去世。

赖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七十六位。


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见《风俗通》)

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汉有交趾太守赖先。(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元>赖禄孙,宁化人。<明>赖礼,南康人,沅江知县。<清>赖珍,永安人,画家。

猜你喜欢

  • 读音:Jiàn【综】 源出不详。河北、云南南华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Dǔ/Du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东有此姓(68,261)。

  • 读音:jiǔ【源】 ①上古神农之师九灵,为九姓之始,见《路史》(60,62)。②商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即鬼侯,为纣所杀,其后有九氏,见《姓考》(17,60)。河南洛阳县西南50里有九侯城

  • 當寳

    读音:Dāngbǎo景颇族姓氏,为瓦切娃时景颇二十六大姓之一。《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收载。未详其他。

  • 哈齊里

    读音:Hǎqílǐ【综】 清满洲人姓。哈齐里喀勒崇阿,清满洲人,乾隆间官至荆州左翼副都统(61)。《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乾隆时荆州左翼副都统喀勒崇阿姓

  • 哈剌乞

    读音:Hàiláqǐ【综】 元时人姓。八八,哈剌乞氏,元至顺元年任南台御史(399)。丑的,哈剌乞氏,元后至元中任南台御史,至正中累官江浙右丞(399)。

  • 读音:sāng楚大夫丧左之后。(见《姓考》)丧左,楚大夫。(见《奇姓通》)

  • 伯牙吾

    读音:Bóyáwú【综】 元时蒙古人姓。似系巴约特氏之异译。泰不华,伯牙吾氏,居台州,累官礼部尚书,后迁台州路达鲁花赤(399)。《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元史》文宗后姓此氏。

  • 麻打息

    读音:Mádǎxī【综】 傈僳族姓。怒江地区以竹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汉姓为祝(148,149)。

  • 读音:Chuàn【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云南保山(62)、昌宁、台湾台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钏国贤,明时四川阆中人,万历中任江西抚州照磨(15,21,24)。现行较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