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鴻和坦

鴻和坦

读音:Hónghétǎn

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作“晃兀摊”。

猜你喜欢

  • 读音:bō【源】 见《姓苑》(15,21)。播鞉,乐师,因氏(7)。又说,播鞉,官名,久官者子孙以官为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1)。【望】 颍川(17,418)。【人】 播鼗武,殷末之贤人(1,6,

  • 华胥

    读音:huà xū太皞庖牺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见《史记·补三皇本纪》)

  • 阿都

    读音:Ādū【综】 明时云南建昌府(故治在今四川西昌)土司姓阿都,系彝族,后改为都氏(129)。《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云: “宋有阿都督。元有阿都善信。”未详

  • 单父

    读音:shàn fǔ《史记,高祖功臣表》有单父圣,以地为氏。(按:春秋时鲁邑单父,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

  • 乞失里台

    读音:Qǐshīlǐtāi【综】 朵列图,字希贤,乞失里台氏,居济阳。元元统元年进士,授太常院太祝,见《元统元年进士录》(399)。

  • 抹顔

    读音:Mǒyán金代女真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据《金史》 收载,其引 《金史·国语解》云:“抹颜曰‘孟’。”意即抹颜氏或改单姓“孟”。

  • 读音:shào【音】 又音照(Zhào)。系非汉族姓,参见召(Zhào)。【源】 系自姬姓。周同姓功臣太保奭,氏食采于召邑(故城在今陕西岐山西南),为天子三公,谓之召公,其后因以为氏(6,7,12,1

  • 大食

    读音:dà shí大食国王之后。(见《元和姓纂》)唐永徽中,大食王遣使朝贡,自言王姓大食氏。(见《唐书·西域传》)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 “大食国之后。”又,据

  • 读音:Dòng【源】 见《韵会》(15,21,63)。【布】 云南东川(38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邵武、广西之灌阳、云南之河口等地有分布。汉族、侗族姓氏。侗族之侗姓,

  • 读音:xiān【音】 亦音线(Xiàn)(17)。【源】 ①春秋时晋隰叔初封于先,故以为氏(17,60)。②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仆蛮寨(今景洪东南勐罕地域)土目为先氏(253)。【望】 绛郡、河东(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