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日疟

三日疟

病名。疟疾之一。指疟之三日一发者,亦称三阴疟。《素问·疟论》:“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三日疟,即经所云休数日作者。”《张氏医通·寒热门》:“三日疟,初起发于夏秋者,宜用二陈去橘皮,加生术、槟榔常山,逐去痰癖为先,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至于暑结营分,又当以香薷鳖甲茯苓半夏甘草当归生姜大枣,祛暑为要,而前药为无益也;若元气大虚,只用补正,宜六君加草果乌梅,名四兽饮,兼本经引使药;若元气下陷,日发渐晏者,补中益气汤,大剂参术姜枣为治,如常山、槟榔、山甲、草果皆为戈戟矣。”参见三阴疟、疟疾条。

猜你喜欢

  • 紫蓝花

    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 葛应雷

    【介绍】:元代医家。字震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思恭、父从豫皆攻医学,他自幼习科举业,宋亡后弃儒以家藏方书研习医学,处方制剂别具一格。当时中州(今河南)名医浙江提刑李判官,自诊父疾,复请应雷诊视,

  • 排托

    排脓托毒之简称。详内托条。

  • 四神汤

    见《疡医大全》卷三。即归芪饮,见该条。

  • 庄在田

    【介绍】:见庄一夔条。

  • 李修

    【生卒】:六世纪【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家。字思祖。馆陶(今河北馆陶)人。当过中散令、太医令等官职。曾汇集一百多人共同辑集《药方》一百多卷行世,已佚。

  • 王显

    【生卒】:?~515【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家。字世荣。阳平乐平(今山西昔阳)人,原籍东海郯人。父安道,以医为业。显以医术自通,明敏有决断才。以愈文昭太后、世宗之疾有功,曾任廷尉少卿,营进御药,后封

  • 泌别清浊

    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进行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其中饮食精微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 ①通吭、肮。人颈的前部;喉咙。②亢进、强盛。如“阴虚阳亢”、“亢则害,承迺制。”

  • 六腑腹胀

    病证名。指腹胀属于腑气失调引起者。《症因脉治》卷三:“六腑腹胀之症,胸前胀满,妨于饮食,胃胀也。肠鸣而痛,濯濯有声,大肠胀也。小便时赤,小腹胀满,小肠胀也。气癃溺涩,少腹胀急,膀胱胀也,气满肤中,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