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寒下热

猜你喜欢

  • 梳法

    推拿手法名。见《理瀹骈文》。又称疏法。五指展开,以指面和掌面为接触面,如梳发状在体表作轻轻的滑动。有疏通积滞的作用。

  • 舌根痈

    病名。多由时病热毒不清引起。《重楼玉钥续编》:“舌根生痈,红而且肿。”甚至连喉肿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可选***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 郭汝端

    【介绍】:见郭照乾条。

  • 伏瘟证治实验谈

    书名。蒋树杞撰于1920年。本书叙述伏瘟之病原、症状和诊断,并详论治法。作者有保守思想,对西医抱排斥贬抑的态度。现有《三三医书》本。

  • 水气不调

    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备急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 肺虚作喘

    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肺经津气不足而致的喘急。小儿虚喘的发生,多由元气不足,或因病后体虚,或因久咳不止,以致肺气虚弱,不能清肃下降所致。症见喘而呼吸短促,痰声低微,面色白,额上有汗,

  • 刘河间

    【介绍】:见刘完素条。

  • 竖鹅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 湿癫

    五癫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头,湿结脑,脑汗止得之。”参见癫、五癫条。

  • 罐罐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