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之一。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用药如杏仁、陈皮、苏叶、半夏、枳壳、前胡、桔梗等,代表方如杏苏散。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渊腋,见该条。
见《湖南民间药物资料》。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因先天亏损,寒痰凝结而成。颈部生核,大如卵形,质硬,或带小核数粒,生颈项一侧或两侧。宜固脾兼补肝肾,用加减六味地黄丸。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阴虱疮,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①针烙决脓:凡痈肿皮厚口小,脓水出之不快者;或疖皮薄内溃成脓者,当用火针法排其脓血。②消肿火针:凡鱼口便毒,横痃冷疔,形势已成顽肿木头,不溃不消,针之引毒外出。取
【介绍】:见李密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喉科种福》。即帝中,悬雍之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