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汁溢

乳汁溢

指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而泛溢。《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其产虽血水俱下,其经血盛者,则津液有余,故乳汁多而溢出也。”参见乳汁自涌条。

猜你喜欢

  • 五痹

    五种痹证的总称。出《素问·移精变气论》。①指骨痹、筋痹、脉痹、肌痹(一作肉痹)、皮痹。王冰注:“五痹谓皮、肉、筋、骨、脉之痹也。”《医碥·痹》:“经又分以冬得之为骨痹,春得之为筋痹,夏得之为脉痹,长夏

  • 三焦病

    六腑病候之一。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

  • 州出

    古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脱肛。详脱肛条。

  • 临产七候

    见寄湘渔父《达生保赤编》。分娩过程的七种症候。即脐腹急痛,腰酸重坠,眼中出火,谷道挺进,室户肿满,手中指筋脉跳动,胞浆或血大来。

  • 太医署丞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其职位仅在太医署令之下,协助太医署令掌管太医署工作,共2人,官阶从八品下。

  • 眼科心法要诀

    即《医宗金鉴》卷77~78。内容除总论眼科诊法外,将眼科疾病分为内障24症,外障48症。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释,内容简明实用。

  • 李嗣立

    【介绍】:见李迅条。

  • 水碱

    见《本经逢原》。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

  • 大泻泄

    病证名。即肾泄。《药症宜忌》:“肾泄,即五更及黎明泄泻者是也。亦名大泻泄。属命门真火不足。”详该条。

  • 句骊客

    【介绍】:三国魏针灸医生。高句骊国(今朝鲜)人。佚名。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其妙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