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乾坤-气膏

乾坤-气膏

外科正宗》卷四方。当归白附子赤芍药白芍药白芷生地黄熟地黄穿山甲木鳖子巴豆仁、蓖麻仁、三棱莪术五灵脂续断肉桂玄参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两二钱,麝香三钱,阿魏二两。除后四味外,余药为粗末,用香油五斤浸(春三天,夏五天,秋七天,冬十天),桑柴火熬至药枯,滤去渣,每净油一斤入黄丹(水飞)十二两,置锅内熬,槐枝搅拌,候膏成,撤火,放入阿魏至化尽,再下乳香、没药、麝香搅匀,摊成膏药。痞肿者贴患处,男子遗精、妇人白带贴于丹田,诸风瘫痪贴于肾俞。治积聚痞块,诸风瘫痪,湿痰流注恶疮,妇人赤白带下,男子梦遗,及男女精寒血冷,久无子嗣者。

猜你喜欢

  • 前关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备急千金要方》注。即瞳子髎。见该条。②太阳穴别名。《太平圣惠方》:“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

  • 唇胗

    古病名。出《灵枢·经脉》。胗,“唇疡也”(《说文解字》)。详唇疮条。

  • 下腭

    口腔的下壁。详腭条。

  • 蒲辅周

    【生卒】:1888~1975【介绍】:现代医家。四川梓潼人。十五岁开始学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病强调辨证论治,讲求全面辨证,对望舌及切脉尤有心得。擅长治疗温病、妇、儿科疾病。1956年调卫生部中

  • 山漆

    见《本草纲目》。即三七,详该条。

  •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温热药治寒证,寒象不解而更甚,这不是属于外寒之证,而是真阳(肾阳)不足的虚寒;应温补肾阳,则寒象自除。参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条。

  • 忧膈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忧鬲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参见五膈条。

  • 蒸乳

    病名。出《张氏医通》卷十一。又名乳膨、乳蒸。多因产妇气血旺盛,乳汁壅滞不通,或产后无子饮乳所致。两乳肿硬疼痛,恶寒发热。治宜理气通络。用香附、瓜蒌、通草、橘叶共煎服,其药渣煎洗,待乳通则热自除。如无婴

  • 疯门全书

    麻风专著。2卷。清·萧晓亭撰。刊于1796年。书中引录古代有关文献,论述了麻风病的病源、症状、36种类型的麻风病辨证治疗,以及麻风病的各种疗法。本书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建国后有排印本。

  • 严子成

    【介绍】:元代医生。字伯玉。先代为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后迁居秀州(今浙江嘉兴)。精通医药,被称为“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