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见《诗经》。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卫生杂兴》。即芭蕉油,详该条。
即《汉方医学指南》。详该条。
①病因之一。即热邪。详该条。②证候之一。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见《药品化义》。即葱白,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六。由于肝经风盛所致。瘙痒剧烈,搔抓不知痛,久之手掌及指缝多生细虫。治宜内服芦荟丸,外搽蛇床子散。即疥疮。
五脏疟之一。《素问·刺疟篇》:“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治宜桂枝加归芍汤、乌梅丸等。参见五脏疟条。
书名。6卷(章句4卷,方解2卷)。清·陈恭溥编撰。刊于1851年。作者认为:“凡注解经书,必明句读。”故于《伤寒论》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伤寒论直解》(张锡驹撰)和颇能阐发精义的《伤寒论集注》(张隐庵编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根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