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肉苁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即鼻隧。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别号志阳子。新都(属四川)人。业妇产科数十年,参考前代胎产诸法,结合自身经验,撰《胎产大法》2卷,经程尚琦校阅。
证名。指发热如潮汛之有定时。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张氏医通》卷三:“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有虚有实,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
出《本草图经》。即白药子,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卫生宝鉴》卷十方。炮附子、川椒(去目)、磁石(醋淬)各一两。为末,用猪肾一个细切,葱、薤白各一分,入药末一钱,盐一字,和匀,用湿纸裹,在灰火内煨熟,空腹细嚼,酒调稀粥送下。治耳聋。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