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见流注指要赋条。
即培补脾土。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参见健脾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赪桐叶之别名,详该条。
是治疗血分有寒的方法。①温补血分。如妇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质淡,脉虚无力,唇爪不红润,用十全大补汤。②温化祛瘀。治疗因寒而致瘀血。如妇女因虚寒而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来量少色暗,舌有紫瘀点,脉沉或涩
温法之一。温通阳气的治法。如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等。详各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季平。祖籍咸宁(今陕西长安)人,后随父元亨迁居江宁,继父业,擅医术。勤读《内经》及朱李诸家著作。善辩医理,人皆悦服。遇危病,必潜心静思,探求病源,治之而已。遇疫病,虽亲族畏避,亦
见诊余集条。
出《素问·方盛衰论》。同肝气不足。详该条。
人体感受外邪之后,卫外的阳气盛于表层,与邪相争,引起发热症状。《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