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指捏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速振摇的一种方法。有促使得气及增强针感的作用。《神应经》:“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指(趾)甲的通称。《证治准绳》卷三:“爪甲边缘结脓,剧者爪皆脱落。”
见《本草纲目》。即牛角,详该条。
【介绍】:参见钱瑛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四。即膻中疽。见该条。
【介绍】:明医家。太平(今安徽当涂)人。父惟恭为太医院院判。陆才继父业,术益精。治疾每以一剂见效,人称“陆一帖”。景泰(1450~1456)年间授太医院御医。子三人,豫、道常、道源亦以医知名。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即髌骨脱位。详脚膝出臼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假蒟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元代医生。河东(今山西风陵渡附近)人。本姓刘,世代为医。善骑射,尤精医术,元世祖忽必烈时,改名为哈剌八都鲁。1280年(至元十七年),为太医院管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