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即黄风内障。详该条。
病证名。指口唇糜烂。详口糜条。
病名。指食积成瘕。《医说·癥瘕》:“其发语声嘶,挹言语而不出,此人食结在腹,其病寒,口中常有水出,四肢洒洒如症,饮食不能,郁郁而痛,此食瘕也。”本病与《诸病源候论》中的食癥,其症状大致相同。参见食癥条
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由软骨及皮肤构成。又名耳壳。参见耳条。
出《寿亲养老新书》。即胡麻叶,详该条。
即百日咳。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云来。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其先叔祖程敬通为安徽名医。他曾在程敬通处及他处搜阅宋代官方所编的《圣济总录》刊本和抄本,加以删定,去其繁芜和神仙服食等荒诞部分,编
【介绍】:元代医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世代为医,精通医术。擅长治疗传染病。
是用辛凉(寒)的方剂清解气分热邪的治法。如患者有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大汗出、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语声重浊、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洪大等,用白虎汤,即属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