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即健忘。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肉色皰起,掐不破,痛痒不显。不治亦无危险。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同宗筋。《灵枢·五味》:“阴者,积筋之所终也。”详宗筋条。
病证名。见清·洪金鼎《一盘珠》卷八。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
即热淫。详该条。
病证名。指阳明病出现痉症者。《证治准绳·杂病》:“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搆,阳明痉也。”《类证治裁·痉症》:“属里者,痉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齿,属阳明,若便鞭,可与大承气汤。”参见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
口腔的上壁。详腭条。
痰症之一。泛指正气未衰、邪气壅实之痰证。《景岳全书·杂证谟》:“凡可攻者便是实痰。……以其年力犹盛,血气未伤,或以肥甘过度,或以湿热盛行,或风寒外闭皮毛,或逆气内连肝膈,皆能骤至痰饮,但察其形气病气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