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厘正按摩要术》卷二。详凤凰鼓翅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指由多种因素所致之咽痒;或同时伴有咽干,咽痛之证。本病之病因不一,或来自风寒、风热之外袭;或因胃家实热之薰蒸;或源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等,但总因于火。临症更应详辨
外科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见《疡科选粹》卷一。疮疡初起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根据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的机理,临证常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或以行气为主配合它法,或以它法为主配合行气。常用方如逍遥散、舒
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其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项背及下肢抵达足部。《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介绍】:参见余午亭条。
①小儿指诊部位。小儿指纹显现的食指掌侧三个部位,又名虎口三关。即风关、气关和命关。详小儿指纹条。②脉诊部位。指寸口切脉的三部。《医宗金鉴》:“三关者,寸关尺也。”③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