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金代医生。太医院判官。1200年(承安五年)曾赴西夏为桓宗李纯佑母治风病。
出《新修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受湿邪所致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伤湿腹痛,小便秘,大便泄,宜燥湿利水,宜胃苓汤。”参见腹痛条。
病证名。指伤寒病的太阴、少阴、厥阴证而言。参见太阴、少阴、厥阴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医学入门》卷七方。黄芪、当归尾各二钱,柴胡一钱半,连翘、肉桂、白芷、牛蒡子各一钱,升麻七分,黄柏、甘草各五分。水酒各半煎服。治邪在足少阴经,痈生腿外侧;或因寒湿而致的附骨疽。
见后腋下条。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即沉寒痼冷。见痼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