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木通、生地黄、黄连、生甘草。加灯心,水煎服。治小儿心经有热而致的吐舌,面红烦渴,小便赤涩。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岣嵝神书》。为柳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炒无名异、炒木耳、大黄各五钱。为细末,蜜水调涂患处。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振颤法。见该条。
病证名。又名猴疳。新生儿臀部发红,重者蔓延全身,甚则皮肤发红,随即大片皮肤脱落。《保婴易知录》:“猴疳者,状如圆癣色红,从臀而起,渐及遍身,四周皮脱,中露赤肉,若猴之状,乃胎中毒邪,蓄于肾脏所发。”内
见《寿域神方》。即龙脑冰片,为冰片药材之一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