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哑瘴喉风

哑瘴喉风

病名。指喉风合并口不能言牙关不开者,故名。又叫哑喉风哑瘴风。《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哑瘴者,风痰犯于咽膈之间,以此口不能言,牙关不开。急用蟾酥(丸)磨水滴入鼻孔即开。”多由肺胃蕴热,积久生痰,复感外邪,致痰热相搏,涌塞咽膈之上而成。症见咽喉肿塞疼痛,汤水难咽,牙关紧急,口不能言。《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哑瘴喉风肿痛咽,牙关紧急不能言,风痰涌塞咽膈上,火盛生痰风搏源。”治宜疏风清热、祛痰消肿。用蟾酥丸或雄解毒丸溶化后,将药汁滴入鼻内,使之达于咽喉,内服黄连温胆汤清咽利膈汤等加减。

猜你喜欢

  • 仓公当归酒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即仓公当归汤,见该条。

  • 束胎散

    见《丹溪心法》卷五。即达生散,见该条。

  • 猪姆草

    见《植物名汇》。为野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 布针

    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 子明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详见子阳条。

  • 育婴秘诀

    儿科著作。又名《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育婴家秘》。4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549年。本书首载幼科发微赋一篇,论儿科诊治要点;卷1叙述有关保胎、养胎、小儿诊法及五脏症治;卷2论胎疾、脐风、变蒸及

  • 小儿心痛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上腹胃脘部的疼痛。吮乳口气冷者,为冷心痛,治宜温经利气为主,参见小儿心腹痛条;吮乳口气热者,为热痛,用金铃子散。亦可针刺内关、灸膻中。

  • 冷厥

    厥证之一。《类证活人书·论阴阳寒热》:“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

  • 杨贞颐

    【介绍】:见杨时泰条。

  • 倒垂帘

    证名。指黑睛上翳膜,自下方向上伸展的证候(佚名《抄本眼科》)。参见赤膜上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