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圆红散

猜你喜欢

  • 五节刺

    古刺法名。《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指五种大要的刺法。《黄帝内经太素》名五节刺。详各条。

  • 阴筋

    ①推拿穴位名。即白筋。详该条。②睾丸的系带。《医门法律》“凡治水肿病,痛引阴筋,卒然无救者……。”

  • 涩沙藤

    见《陆川本草》。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 七情之一。属正常的情志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但暴喜无度,则可成为致病因素。《灵枢·本神》:“喜怒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素问·阴阳

  • 中庭

    ①经穴名。代号RN16。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五肋间隙。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胸胁胀满,呕吐,呃逆,噎膈,以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

  • 吐泻生风

    病证名。指长期呕吐、腹泄不止,引起脾虚而致的慢惊风。《幼科发挥》:“久泻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败,下之谷亡,必成慢惊,所谓脾虚则吐泻生风是也。”临床可见于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酸中毒病者。治以益胃养津为主。

  • 泪点

    即泪堂。详该条。

  • 塞因塞用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止塞的方法治疗塞证。闭塞不通之证,一般应采用通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塞,而本质是虚的病证,则不但不能通,反而要用补法,故称反治法。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

  • 阳痿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称阴痿。痿亦作萎。指未到肾衰年龄而出现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者。多因房室过度,命门火衰所致。也有因抑郁伤肝,思虚惊恐损伤心脾,肝经湿热,阴湿伤阳等所致。命门火衰者,常伴见滑

  • 五果

    指枣、李、杏、栗、桃等五种果实。《素问·脏气法时论》:“五果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