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即脱疽。见该条。
【介绍】:元代儿科医家。字慎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沈好问之子,世代精于儿科,允振得其家传,亦精医术。
妇科著作。明·武之望撰。5卷。刊于1620年。本书是在《女科证治准绳》一书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1665年汪淇氏重订为14卷,内容未变,仅加评注,为今之通行本。书中分为调经、经闭、血崩、赤白带下、虚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香加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潘文源条。
证候名。《备急千金要方》:“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地菍,详该条。
针刺手法名。出明·徐凤《金针赋》。其法先进针至浅部(0.5寸左右),行紧按慢提九次,觉微热,再进针至深部(1寸左右),行慢按紧提六次,此为一度。必要时可反复施术。适用于先寒后热,虚中夹实之症。本法以补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见《济阴纲目》。即胞寒不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