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集验拔萃良方》。为丹参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本草拾遗》。为壁钱幕之别名,详该条。
①大肠末段,以其直通肛门,故名。②承筋穴之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当腘横纹中点直下5寸处。③古病名。又称直肠泻。《证治要诀·大小腑门》:“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肠。”
《时病论》卷三方。又名雷氏清凉涤暑法。滑石、连翘、茯苓各三钱,生甘草八分,青蒿一钱五分,白扁豆、通草各一钱,西瓜翠衣一片。水煎服。治暑温,暑热,暑泻,秋暑。
见《本草纲目》。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宣达气机、通调水道的一种利水化湿方法。适用于肺气不宣,脾不运湿,气化不行所致的水湿停滞病症。症见咳嗽气喘,小便不利,肿满身重,或兼有发热等。用越婢加术汤或五苓散等方。
病名。指痰食夹杂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食夹痰嗽,《机要》云,痰而能食者,大承气汤微下之;痰而不能食者,厚朴汤主之,或二陈汤加瓜蒌、卜子、山楂、枳壳、神曲。”《医学入门》治本病并用滚痰丸疏导。
见《广州植物志》。为长春花之别名,详该条。
喉科器械名。指咽喉部喷粉器。其状如一扁鼓形,直径约5-7厘米,以薄铜片制成,前部连以空铜管,铜管由三节组成,可自由伸缩。铜管末端呈斜面,药粉置于其上,用手按其鼓面,产生气体冲出药粉,以达咽喉部患处。不
见《饮片新参》。又名玳玳花。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的花蕾。主产江苏、浙江。甘、微苦,平。理气,宽胸,开胃。治胸闷,恶心,胃脘胀痛,不思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