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桃仁红花汤,见该条。
见痘疹心法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厥阴肝经。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卷四。为风冲泣下之俗称。详该条。
病名。疟疾之古称。《周礼》:“秋时有疟寒疾。”《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疟寒之疾”。亦指寒疟,参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又名胃疽。指生于脐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痈。证治见腹皮痈条。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白术、半夏各一钱五分,茯苓、海浮石、杏仁各三钱,薏苡仁八钱,橘红一钱,莱菔子二钱,栝蒌仁四钱。水煎,加姜汁二小匙,冲服。治脾咳,胸懑痰稠,食少体倦。
养生术语。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即不食谷物。当时一些古人认为,不吃含有渣滓的东西可以长生。因此,探索辟谷的方法,以柏叶,松子、柏子等作代用食品。汉武帝时,此法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