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阴经病

太阴经病

病证名。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亦称太阴经证。宜辨虚实。《医学心悟·太阴经证》:“太阴经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药多错乱,今细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阴有传经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误下内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经所谓腹满嗌干者,此传经之阳邪也,法当用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以和之。不已,则下之。经又谓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此直中之寒邪也,法当理中汤以温之。又谓太阳证,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此误下内陷之邪也,法当用桂枝加芍药,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上述理中汤证,实即太阴脏病。《伤寒论翼》称腹满、嗌干为热伤太阴之标,非太阴本病。参见太阴病、太阴脏病条。

猜你喜欢

  • 时疮

    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三。即杨梅疮。见该条。

  • 老母虫

    见《四川中药志》。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 药百合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即百合,详该条。

  •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等食味。长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过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致病。如偏嗜辛辣,容易发生便秘,诱发口疮或痔疮等病;嗜食甘腻,往往引起中满、泛酸等症。所以临床上除治病外,有时应

  • 郭思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官吏。在华州(今陕西华县)任官时,热心于普及医药验方,曾将孙思邈的《千金方》一书选编其简要者为《千金宝要》8卷,并将全文刻于石碑上。在普及医学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千金

  • 马脚莲

    见《湖南药物志》。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 养生三要

    养生类著作。清·袁开昌撰。1卷。本书旨在“跻之仁寿域”,分别从养怡、调摄、治疾三方面论述了老年医学的有关问题。在“卫生精义”中,认为人的寿命长短虽然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如果能够正确地养生调摄,则同样可以

  • 驴马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其状三角,顶有黑点,根脚有赤色或突起,身有寒热,治同疔疮。

  • 神芎散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川芎、郁金、荆芥、薄荷、红豆各等分。入盆硝适量,为细末,每次少许,搐鼻内。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鼻塞牙痛。②《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蔓荆子、青黛、川芎各一钱二

  • 保产无忧散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方。又名保产无忧方。当归(酒洗)、川芎各一钱半,荆芥穗(炒黑)、炙黄芪各八分,艾叶(炒)、厚朴(姜炒)各七分,枳壳(麸炒)六分,菟丝子(酒炒)一钱四分,川贝母(去心)一钱,白